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江西宁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都农商银行”)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全力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对农户的服务水平。截至10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58.58亿元,较年初增长5.37亿元,增长10.1%,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金融活力。
金融服务进村入户
实现便捷服务
在宁都县赖村镇蒙坊村村委会,宁都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村民们提供现场更换第三代社保卡业务。村民黄伟兴奋地对记者说:“我腿脚不方便,社保卡损坏了,本来要去6公里外的圩镇换,现在家门口就能办,真是太方便了。”
这一幕,正是宁都农商银行金融服务下乡的生动写照。
为了普及金融知识,让金融服务更加贴近群众,宁都农商银行各支行利用业余时间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将金融产品宣传、贷款咨询、社保卡业务等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通过举办金融知识讲座、反诈骗宣传等活动,增强了群众的金融安全意识,为广大村民送去“金融盛宴”。今年以来,宁都农商银行累计举办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活动15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
金融站点惠民生
延伸服务触角
“自从村里有了农商银行的助农服务站,我们再也不用跑远路去银行了,取款、领补贴都能一站式解决。”宁都县长胜镇中江村党支部书记邓文敏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设施不足的问题,宁都农商银行加大投入,优化金融服务网络,在中心村、人口密集区域建设金融服务站点,目前已建成金融服务站点299个,实现了宁都县行政村的全覆盖。这些站点不仅为村民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还为农资下乡、快递收发等提供了便利。
依托助农服务站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主体开展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融稳健的局面。
整村授信助发展
满足融资需求
近年来,宁都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们推动“整村授信”,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授信客户名单,利用科技手段批量导入客户信息,生成预授信额度,以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
“自从办理了授信,贷款方便,通过手机银行可以随时用随时还。”宁都县长胜镇长胜村村民黄强看着满仓的粮食,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黄强长期从事粮食收购,每到收获季节,资金周转就成了大问题。宁都农商银行通过创新的授信模式,及时为他提供了急需的贷款,解决了他的资金难题。
宁都农商银行将“整村授信”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以党建联建共建为抓手,派驻红色“金融辅导员”,坚持上门服务、快速审批,通过上户走访、信息采集等环节,提前完成授信调查,对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批量预授信。同时,积极对接“五黄一白”特色农业产业,为种植养殖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支持,截至目前,已完成宁都县农区299个行政村的授信工作,授信户数达8.4万户,有效解决了农户的资金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通讯员丁振文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