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没有农商银行的支持,我的养殖场不可能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枣阳市伟成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习道成一边向食槽投放草料,一边与前来作贷后回访的湖北枣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枣阳农商银行”)信贷人员王磊计算了一笔“经济账”,如今1000头的肉牛养殖规模,一年可为自己创收近200万元。
枣阳市发展肉牛养殖优势明显,这里岗地、平原和丘陵等多样式的地形地貌,为肉牛养殖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当地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利于牧草的生长,这为肉牛提供了良好的饲料来源。
“很早以前,当地农民就有肉牛养殖传统,但以小规模、分散型的农户饲养为主,肉牛产业的标准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发展。”枣阳农商银行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枣阳市政府因势利导,出台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在养牛场栏圈建设、饲料加工、收储、饲草种植、有机肥生产、屠宰加工等多个环节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枣阳农商银行及时跟进,全力支持,为肉牛养殖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习道成是枣阳农商银行支持肉牛养殖产业的受益者之一。2019年,习道成拿出全部积蓄成立枣阳市伟成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信心满满踏上养牛致富路。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陷入困境。枣阳农商银行得知情况后,迅速发放100万元贷款帮他渡过难关。疫情过后,该公司形势好转,习道成想扩大养殖规模,但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枣阳农商银行又结合养殖场实际,为他量身定制引入省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担保,发放农担贷250万元。得益于枣阳农商银行的助力,习道成的养殖规模一度达到2000余头。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枣阳市拥有规模化肉牛养殖场160余家,小规模养殖农户多达2000余家。
“针对小规模养殖户,我们相继推出‘襄牛贷’‘荆楚小康贷’‘创业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枣阳农商银行董事长晋锐表示,只有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才能有力地支持肉牛养殖产业做大做强。
在枣阳市琚湾镇,农民郭大军从事肉牛养殖时间长,但苦于手头资金不足,养殖规模曾一度维持在10头以下。枣阳农商银行特色信贷产品的推出,旨在帮助像郭大军这样的零星养殖户,最大限度获得资金支持。如今,在该行的资金支持下,郭大军的养殖场年出栏肉牛60余头,年纯收入达20余万元。
截至11月末,枣阳农商银行累计向肉牛产业投放贷款3.62亿元,“喂大”了牛产业,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通讯员李星咏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