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20日 > 总第576期 > A4 > 新闻内容
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 金融机构减费让利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我们是微型企业,主要业务就是批发零售,每天都要进行多次小额转账。建设银行迎宾支行的网点客户经理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减费让利的惠企政策,今年已为我们减免了2000元手续费。”江苏某酒业商贸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

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实施减费让利,是银行机构践行人民金融路线的重要举措。在建行看来,只有让更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了解相关政策措施,将减费让利工作做到极致、做得细致,才能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活跃市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去三年,中小企业普遍受疫情影响较大,国家出台了多项助企纾困政策,为中小微企业“输血造氧”,帮助实体经济渡过难关。减费让利作为国家助企纾困政策的重要部分,也在减轻市场主体经营压力,降低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小型涉农机构和农户等群体的负担,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消费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金融机构在减费让利、惠企利民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疫情期间,金融机构为各类主体减少了规模较大的手续费支出,惠及面广、普及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的财务负担,降低原材料成本投入压力,稳定市场信心,激发出微观主体活力。与此同时,节约手续费还在促进消费和扩大生产规模等产业链条整体发展方面,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周茂华提醒,需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减费让利政策措施能够实打实落地,并充分发挥效果。同时,需要确保减费让利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走样,避免出现手续费变相提高等问题,也要规范金融机构收费标准,优化退费等方面的办理手续。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也提到,疫情期间,金融机构通过减费让利,有效帮助包括中小微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渡过难关,降低了居民消费成本。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企业和居民对未来预期不佳等问题仍将不同程度存在,小微企业经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随着外需转弱,出口型企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减费让利作为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金融支持手段之一,不但不能停,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将好政策用在刀刃上。

及时让小微企业知晓最新的优惠政策,最大程度帮相关企业减免账户开户费、账户选号费等对公账户服务费用,并通过推广优惠活动减轻企业负担,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重要工作。

例如,近年来,中国银联携手成员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减费让利政策,持续采取多项减费让利措施为小微企业减轻成本负担。同时,紧贴百姓日常消费需求,在商超、餐饮、家电、文旅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消费惠民活动,激发实体经济活力,促进消费回暖企稳。

记者近日从中国银联处获悉,自2021年9月30日起,银联联合发卡银行持续实施银行卡刷卡手续费优惠。截至目前,相关减费让利措施覆盖银联网络内逾千家成员机构,惠及逾千万商户,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支付成本。

中国银联携手商业银行等机构持续开展“红火计划”,对商户收款交易实行激励,有效帮助商户降低经营成本,受到商户的广泛欢迎。自计划开展以来,合作机构已达58家,覆盖全国逾1000万商户。

减费让利对于中小微企业经营支持以及发展信心提振的效果不容小觑。今年,在中小微企业预期和信心进一步增强的背景下,继续为各类主体减费让利、落实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宣传和贷款支持力度等举措,仍是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纾困、助力实体经济复苏的主要方向和手段。

周茂华建议,下一步,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紧抓减费让利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做好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宣传工作,让减费让利措施切实惠及更多、更广的市场主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