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李春芸 杨奕琳
【农村金融时报】
——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全力支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如何满足乡村振兴差异化金融需求,成为各大金融机构的重大课题。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从农行云南省分行获悉,该分行抓住云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一县一业”契机,围绕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签署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云牛贷、宾果贷、蔗糖贷等系列乡村振兴信贷产品,全力支持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引金融活水滋润“乡村振兴之花”。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0日,该分行县域贷款余额2950亿余元,较年初增加66亿余元,农户贷款余额近380亿元,较年初增加31亿余元。
“贷”出好生活 奔向“牛日子”
肉牛产业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大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之一,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选产业。
为有效破解肉牛产业发展融资难题,农行大理分行推出便捷高效的线上贷款产品“云牛贷”,用实际行动助力巍山县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巍山县牛街乡爱民村委会肉牛养殖大户毕文书家中,十几头膘肥体壮的肉牛休闲地吃着草料。今年以来,毕文书看到肉牛养殖前景向好,决定扩大养殖场规模,但是自有资金不足。正当他发愁时,农行巍山县支行联合村委会召开农户信息建档与云牛贷宣讲会,为村里农户采集信息、建立电子信用档案。毕文书现场申请了云牛贷,并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获批贷款20万元。
据悉,截至2月20日,农行巍山县支行已累计向肉牛产业投放贷款5300万余元,有力助推全县肉牛产业稳步发展。
洒下“及时雨” 结出“金果果”
宾川县宾居镇宾居农场2队的戴兴桦,去年承包了60亩农地种植柑橘,今年果树修剪、追肥需要大量资金,这让戴兴桦发愁。2月初,农行宾川县支行客户经理了解到他的困难后,仅用三天时间,就通过农行掌银为其发放贷款30万元。
戴兴桦获得的贷款,就是农行针对宾川县水果产业特批的专项贷款产品“宾果贷”,单笔最高额度为30万元,三年授信,循环使用,实现由“线下”到“线上”办理。
今年以来,农行宾川县支行就累计向全县果农投放“宾果贷”资金8997万元,有效解决了果农经营资金困难。
宾川县乡村振兴局负责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农行宾川县支行推出的乡村振兴“宾果贷”系列创新产品,是立足于体制调整和机制转型、用足用好政策资源的创新之举,有效助推宾川两果的发展,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推出蔗农贷 “贷”出幸福“甜”
2019年,富宁县洞波乡芭莱村村民农辉是刚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户,在农业银行蔗农贷的帮助下,他积极发展甘蔗产业,实现了从脱贫户到致富带头人的蜕变。
2019年,全县决胜脱贫攻坚之际,农行富宁县支行与富宁县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合作,创新推出“蔗农贷”解决农户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的资金难题。在该贷款模式下,与湘桂糖业签约的蔗农可在农行获得30万元以内的信用贷款,公司为蔗农提供担保和种植技术,保障蔗农产销平衡。这一创新助力富宁县实现了甘蔗面积扩大一倍、蔗糖产值扩大至4.5亿元,使蔗糖产业发展成为富宁县决胜脱贫攻坚的“利器”。
农辉就是受益的蔗农之一。2019年,他第一次在农行申请到1.5万元蔗农贷,当年实现增收后,他决定扩大种植面积。近几年,农行持续为农辉提供贷款支持,2023年2月21日,农行富宁县支行为其发放贷款199万元。在农行的支持下,目前其甘蔗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500亩,毛收入高达360万余元。
进入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甘蔗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2022年,该支行在前期与湘桂糖业合作的基础上,携手云南省农担公司,扩大蔗农担保授信额度,保障蔗农扩大产能的资金需求。在这一新的合作模式下,蔗农最高可向农行申请250万元蔗农贷。自引进云南省农担公司以来,仅农行富宁县支行就累计发放蔗农贷近5亿元,惠及蔗农近9000户,为当地甘蔗产业的发展壮大贡献了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