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06日 > 总第574期 > A5 > 新闻内容
南阳银行业围绕生猪产业链推动金融业务增量扩面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松

【农村金融时报】

“我们新建年出栏210万头商品猪的一期工程已经投产,这个产业园无论是养殖技术还是智能化水平在业界都是首屈一指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产业园总经理张龙飞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当前同牧原合作的上下游企业近万家,采购金额达千亿元。牧原猪肉产业链吸引了国内众多有名企业,如正泰电器、中牧股份、千红制药等到南阳投资项目。”南阳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南阳银保监分局引导辖内银行业坚持实施金融高地和数字赋能战略,持续推动信贷支持辖内生猪养殖业“延链补链”行动,不断提升供应链韧性,着力打造产业链金融服务平台,助力稳产保供和行业发展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生猪明信片”。

“我们急需资金采购原材料,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仅需要上传工程款数据,就能把死钱变成活钱,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河南寅兴牧业设备有限公司融资部总经理尹溪告诉记者。

作为一家“牧原专供”企业,寅兴牧业承接了牧原集团遍布全国十多个省份的建设项目。春节前后,资金缺口大,公司通过南阳市内乡县搭建的生猪产业链数字化金融平台,仅用两个工作日,就在线上获得银行供应链贷款3000万元。

近年来,南阳市银行业围绕生猪产业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产业展开布局,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生猪产业发展,提升链上众多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辖内银行业机构积极对接生猪产业链相关企业,结合行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发展特点开发出专属“链捷贷”“裕农快贷”“惠农贷”等特色信贷产品,通过业务对接、技术赋能等金融服务与产业链上众多中小微企业结成发展共同体,带动链属企业业务拓展,其中对产业链上游中小微供应商企业贷款余额48.48亿元,对产业链下游企业贷款余额9.20亿元。

“从生猪产业链长远发展来看,提升供应链能力的关键是畅通链条上下游环节的供需对接,提升全链条效率。”南阳市内乡县金融局局长何敏表示。

创新粮食供应链金融保障资金供给。辖内银行机构通过整合粮食产业链,赋能种植大户,实现种养直连,缩短交易链条,降低上游成本。同时,推出“5+供应链金融”模式,即投控公司设立风险保障基金、银行贷款、核心企业担保、搭建粮食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产销衔接平台,解决粮食购销业务中资金需求问题。

着力培育农牧装备产业链。辖内银行机构依据行业特点不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加强对农牧装备产业链的信贷支持,通过“1+N保理”、线上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方式为生猪产业农牧装备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促进链上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金融数字化应用支持生猪冷链物流畅通保供。为保障生猪冷链货运物流保通保畅,辖内银行机构借助金融科技整合资源,基于供应链真实交易场景,为核心企业供应链上的物流客户提供批量、自动、便捷的在线供应链融资服务,推动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通过“链易贷”供应链金融产品,以应收账款为质押为生猪供应链上物流企业发放贷款金额1.57亿元,缓解企业运营燃眉之急。

多年来,南阳市通过内育外引,高效推进打造生猪全产业链,以稳总量、提规模、强装备、补短板、提质效为主要方向,凝聚合力实现生猪深加工由“调猪”向“调肉”转变。

辖内银行通过“建租贷”“资产贷”等模式已对10余家肉食屠宰加工企业信贷支持规模超过6.3亿元,助力生猪深加工行业走好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之路。

南阳银保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南阳市银行业将坚持依据地方发展特点,紧密围绕年初南阳市政府发布的《提振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化副中心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措施》部署安排,合理引导、加强部门间联动、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正向考核激励,支持辖内生猪产业核心企业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不断完善供应链融资平台,提升企业信贷积极性;引导银行业机构深化生猪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增量扩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