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1月09日 > 总第567期 > B2 > 新闻内容
福建永定联社 聚焦乡村振兴 扎根“三农”沃土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简冠辉

【农村金融时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2022年以来,福建永定联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创新金融产品,精准服务客户,扎根“三农”沃土,勇当乡村振兴的主办银行,坚定不移地做好金融服务工作,持续为“三农”和实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

精准对接

当好服务乡村振兴“主办行”

永定联社深入践行“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派出百名金融助理进驻全区281个行政村(居)开展驻村服务,同时在全区24个乡镇布设34个传统物理网点的基础上,有效融合便民服务点与益农信息社的功能作用,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点285个,并创建了全区首家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政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示范点——福农驿站。

同时,该联社推行“一个支部一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的便民服务模式,下辖13个党支部以信用社为单位分为32个普惠金融服务队,让党支部跟着金融服务“安营扎寨”,将支部阵地建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各服务队成员成为金融服务“店小二”,充分发扬“挎包银行”精神,将信用社的“三尺柜台”延伸到街道社区、田间地头,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了“百姓银行”的服务温度。精准对接,找准服务乡村振兴“关键点”

永定联社坚持支农支小,以全员大走访为基础,以清单制营销为载体,以整村授信为抓手,通过“入户宣传、入户营销”等主动服务,精准对接摸排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为其送去金融“及时雨”。

今年50岁的老林,此前一直从事养殖行业,经过多方调查,他看到生态石蛙的巨大市场,于是和妻子商量后,在内湖山林附近山沟里开始尝试养殖石蛙。一开始还算顺利,然而随着种蛙进入繁殖期,养殖场里牛蛙数量急剧增加,现有养殖面积已经容纳不下这些小牛蛙。“必须迅速筹集资金扩建养殖场!”正当老林因为资金短缺,一筹莫展时,恰巧永定联社金融助理入户营销,在得知老林的困境后,实地走访了老林的养殖场,详细了解牛蛙的养殖规模、投入成本、销售情况和资金需求,并利用“福农e贷”现场向老林发放了20万元信用贷款。得到资金支持后,老林的牛蛙养殖步入正轨,现已建设拥有了70个养殖池的生态石蛙养殖场,计划年产石蛙1万公斤。

在永定区还有许许多多像老林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得到永定信用社的贷款支持。截至2022年11月末,永定联社累计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6897户,比年初增加829户,金额达34.84亿元,比年初增加7.63亿元。

科技赋能

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新业态”

永定联社科技赋能烟草产业发展。一方面,为烟农在烤烟种植、烤房新建等重点环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推出“快e贷·福烟贷”专项线上贷款产品及“普惠金融卡·福烟卡”配套产品,并将相关申办业务入口直接接入“金叶惠农平台”、福农驿站平台和龙岩市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烟农可实时线上进行金融产品申办、办理便民金融业务并能实时与金融助理实时联系互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线上福农驿站”的平台优势、用户覆盖面优势以及宣传渠道优势,与龙岩市烟草公司携手共建烟农劳务服务(含租地)信息发布平台,利用“线上福农驿站”平台对应板块展示发布招工、用工、租地等需求,使需求快速在本地扩散并得到高效撮合,有效打通服务烟农、烟商的“最后一公里”。

赖某是永定区虎岗镇烤烟种植大户,今年他打算种植烤烟100亩,但测算了一下,前期需要支出育苗、翻土、人工费等一大笔费用,让满怀信心的他,为资金周转的事情犯难。永定联社金融助理在对烤烟户逐户摸底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并现场为其办理福烟贷贷款30万元。赖某的情况是永定联社支持农户烤烟种植的一个缩影,截至2022年12月底,永定联社“福烟贷”累计授信505笔,金额达3872.6万元;“福烟卡”累计授信60笔,金额达1097.4万元。

图为永定联社金融助理现场为客户办理小额贷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