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沭阳农商银行 做好做优新市民金融服务
本报讯 记者郝飞 通讯员胡玲玲报道 2022以来,江苏沭阳农商银行聚焦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安居、教育等领域金融服务需求,不断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服务渠道,为新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该行分层逐级与政府民政、财政等部门对接,全面把握新市民动态趋势,了解针对新市民的有利政策,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社区居民等新市民客群的走访对接,全面掌握城区新市民情况。该行广泛宣传讲解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组织开展对新市民客户的金融知识宣讲、防骗反诈及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的普及教育及与新市民相关的金融产品宣传介绍活动。
该行结合县域发展特点,重点围绕新市民住房、就业、创业、消费、教育等五大场景,制定新市民普惠金融服务方案,聚焦高校毕业生、技能人才、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等新市民重点创业群体的创业形态、收入特点、资金需求,为其提供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产品和服务,促进新市民创业就业,支持助力新市民创业扎根。
为支持新市民创业就业,该行针对新市民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创新信贷产品,先后推出“富民创业贷”“宜居贷”等低息贴息贷款产品。截至2022年11月末,累计投放“富民创业贷”达1.35亿元,“宜居贷”达6583万元,为735户农户圆了新房梦。
同时,为了有效拓展农村各类经营主体融资渠道,满足当地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该行创新推出“农业设施抵押贷款”,解决了农业设施融资难的问题。截至2022年11月末,已投放“农业设施抵押贷款”2户、金额为175万元。
该行还精准对接吸纳新市民就业较多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深入开展“首贷培植”“金融辅导”活动,全力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开通绿色通道,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孝义农商银行 发力“普惠”提质转型显成效
本报讯 记者王磊 通讯员任海荣报道 近年来,山西孝义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主动站位、靠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推进提质转型。截至目前,该行以全市银行业32.80%的存款,提供了全市超过85%的涉农贷款、超过93.22%的民营和扶贫贷款、超过45%的小微企业贷款,成为名副其实的支农支小金融主力军和乡村振兴主办行。该行围绕“化解风险、规范管理、整肃队伍”三大任务,把握“坚守本源、优化结构、完善监督、扩大市场”四项经营原则,抓住“风险、效益、服务、队伍、文化”五个关键环节,通过培育服务、合规、清廉三大文化,打造专属“孝·义”文化品牌,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行改革化险、提质增效释放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助推力。该行加快推进传统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改造,聚焦信贷转型,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充分运用网格化电子地图、“信用卡”“晋享贷”线上平台、电子银行移动应用端等工具,逐步构建全场景金融服务生态圈,建设智能化的营销、产品、服务、风控体系,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获客、活客、稳客的新型客户管理机制,逐步构建服务无所不在、创新无所不包、应用无所不能的新型服务模式,全力打造智慧型普惠银行。
青田农商银行 构建全时段多维场景服务体系
本报讯 记者王爱静 通讯员詹鑫鑫报道 “这个未来社区搞好以后,配套设施更多,环境更好,管理也更规范,我觉得小区都会‘年轻’几岁,会跟杭州那些大城市很像!”浙江青田县油竹街道芝竹社区居民留观凯开心地和青田农商银行员工说着感受,自从未来社区邻里中心建成后,她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2022年12月22日,浙江省公布第二批“未来社区”名单,青田县油竹街道芝竹社区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成功入选。这源自浙江农商银行系统青田农商银行有效发挥金融赋能作用,创新“金融+场景”模式,为未来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最佳实践”“最佳案例”结出的硕果。
自青田农商银行与青田县油竹街道芝竹社区委员会签订《党建引领金融助力未来社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后,突出服务百姓宗旨,加快金融赋能升级。通过选派优秀青年以“团委书记助理”社区挂职等形式,参与社区治理,提供贴心服务;经常性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固定主题党日”等活动;网点人员下沉、资源整合、数字赋能、文化铸魂,助力“未来社区场景+金融”服务落地,构建零距离、全时段的多维场景服务体系。
由此,青田农商银行还创新性提出了“未来邻里+金融”等八大场景应用,集中性解决金融知识宣传、反诈普及、教育储值、医疗支付、创业金融支持、城市空间规划利用、低碳环保产业、城市公共服务及完善社会治理功能等,让场景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目标,助力打造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