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刘张洁
【农村金融时报】
为破解“如何发挥人才优势”“如何让土地焕发生机”“如何把资金用在实处”这些难题,今年云和农商银行在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的指导下,激活关键要素,遵循农村发展规律,以人才促产业振兴,以改革为农村土地赋权,以顶层设计统筹步调,加速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畅通“人才链” 推动乡村人才由局部强向全域强转变
人才是第一资源,对乡村振兴而言尤为如此。云和农商银行将科创企业与精英人才金融服务作为战略性业务,主动对接当地县委组织部、县金融办等部门,创新推出“人才精英贷”,进一步推进产业与人才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对接高层次人才客户150余户,累计授信金额超过4700万元。
为培育乡村“新农人”,该行针对有创业意向或者已经开始创业的青年,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发放优惠贷款,提供精准的金融帮扶,切实解决青年创业“起步难、贷款难、担保难”的难题,培育和扶持一批青年创业带头人,促进广大青年增收致富、创业创新。截至10月末,该行已累计为创业青年提供优惠贷款5000万元,涵盖餐饮服务、养殖、民宿、旅游、电商等多个领域及项目。
念好“土地经” 推动乡村沉睡土地向流动资源转变
云和农商银行在全国率先尝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免担保模式,将县域内包括但不限于农房不动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林权权、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权、生态公益林收益权权、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农房流转使用权等产权进行有效盘活,解了百姓“资金渴”,也激活了乡村沉睡土地资源。
为破解原有贷款模式存在的办理手续繁琐、额度偏低、风险处置周期长等问题,云和农商银行在全省创新推出“数字生态贷”模式,探索数字化生态金融发展之路。“数字生态贷”的授信依据为村集体公益林未来补偿金或个人公益林未来补偿金收益,以及GEP核算值,单户授信最高限额为50万元,通过纯信用的方式,为全县林农提供超1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在拓宽“三农”融资渠道的同时,有效规避了抵(质)押物处置难题。
下稳“项目棋” 推动乡村经济由片区富向全域富转变
云和农商银行助力民宿结对促共富,根据农家乐民宿星级标准、投资规模,创新推出“民宿成长贷款”,通过政策性融资担保等方式,给予相应较大额度的授信贷款,保障民宿经济资金需求,解决村(社区)经济组织、企(事)业法人、个私民宿经营户资金困难。
该行通过营业网点、丰收驿站、金融服务站等物理网点辐射及丰收互联平台覆盖,为辖内小徐未来社区、小顺未来乡村居民提供一体化的未来邻里和服务网络,并设立专项资金2亿元用于构建“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普惠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