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通讯员 肖永华 徐靖昊
【农村金融时报】
湖北京山是全国有名的“贡米”之乡。2021年,“一袋米工程”被荆门市列为“五个一工程”之首,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农产品区域公众品牌的发展路径。
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湖北京山农商银行全面助力京山市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推进‘一袋米工程’,唱响‘京山桥米’品牌,做大做强优质稻米产业,是振兴乡村产业的重中之重。”湖北京山农商银行董事长张伟开门见山。
那么,京山市“一袋米工程”怎样引导农民深度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效益?京山农商银行又将如何全面助力?为此,记者走进荆门京山桥米原产地一探究竟。
推广“一高三新” 喜获“多重利”
京山“桥米”品质突出,有口皆碑,这主要得益于京山市广泛推广以“发展高效农业,实施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内核的“一高三新”农业技术模式。
“本地早就采用了机械化种植,铁牛、无人机、智慧种植随处可见。”作为推广“一高三新”农业技术模式的参与者和受益人,孙桥镇青树岭村的种植大户谭云高介绍说,实施农业“高、新”技术模式,既确保了桥米的品质,又扩大了收益。
受今年疫情影响,谭云高面临资金短缺。恰逢此时,京山农商银行开展金融“早春行”活动,在该行金融村官的帮扶下,谭云高通过线上手机银行成功申请到一笔10万元的“桥米贷”小额贷款。得益于京山农商银行的贷款扶持,谭云高引进“新品种”、运用“新技术”、实施“新模式”,今年夏收亩产多达1200多斤,实现了增产又增收。
据介绍,京山农商银行于2019年创新推出“桥米贷”,是该行为粮农量身定制的一款纯信用、免抵押、利率优惠的小额贷款,主要服务优质稻米产业新型经营主体采用“一高三新”农业技术模式,把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拓展产业链、重构价值链,形成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让农户增产又增收。
在此基础上,湖北省农信联社以京山农商银行为试点,创新推出了专门服务乡村振兴的全流程线上信贷新模式“荆楚小康贷”微贷集合作业平台,率先在京山市孙桥镇上线运行,现已在全省农商银行系统推广。
据介绍,“荆楚小康贷”是一款针对“小额、高频、快速”融资需求,为“三农”及区域主导产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制,通过线上渠道发放,针对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用途的普惠性免抵押信贷产品。
据了解,该行借助微贷集合作业平台,在疫情期间让农户在家中即可通过手机获得“春耕备耕”贷款。上半年,农户小额贷款累计达到1.3万户、15.6亿元,为全市8万多户农户累计授信22.4亿元,让农户享受到了科技金融的便利。
培育“桥米品牌” 成就“好口碑”
在孙桥镇蒋家大堰村,许多种粮户不光留足了备用口粮,还留出一些新米,将其用做走亲访友的礼品。不仅如此,品质良好的“礼品粮”也成为不少外出务工的农家子弟送同事、送朋友的首选。
“桥米口感好,不愁卖,市面上每斤售价多达10余元。”蒋家大堰村党支部何书记说,近些年来,京山桥米名声远播,桥米品牌逐步唱响,这既得益于有口皆碑的品质优势,更得益于全市上下同心,共同培育“京山桥米”区域公众品牌的创新实践。
据介绍,京山市委、市政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面实施“一袋米工程”和品牌提升专项行动。孙桥镇部分行政村采用“引进市场主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水田种植水稻桥米,推动优质稻基地建设,村民与相关公司签订订单协议,订单农户按照“五统一”的模式,进行生态种植和田间管理,公司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负责种子供应、施肥施药和收购质量,以不低于合同约定的价格统一收购,这样既保证了原料的品质,又保证了农民的利益。
“我行切实助推品牌提升工程,支持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京山农商银行小微金融部负责人介绍,该行坚持金融服务创新,派驻“金融村官”,开展村银共建,推进整村授信,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围绕优质稻米产业领域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不断优化服务,提升服务质效和服务体验。
截至目前,该行为农户建档11.07万份,实现整村授信30.21亿元,解决了13423户农户、1680多个农村经营新型主体的资金短缺困难。
推进“融合发展” 壮大“产业链”
记者注意到,从“产旅融合”到“多产融合”,京山市优质稻米产业链条得以延长,产品附加值也不断提升,融合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歇。
“平日里,有很多游客直接到桥米原产地体验‘买谷碾米’的乐趣。”据蒋家大堰村党支部何书记介绍,桥米农事体验游火爆,离不开这里有从桥米种植、收割、加工、包装到互联网销售等完备的桥米产业资源。此外,当地还开设了桥米文化节、稻田婚庆、稻田科普教育等活动。
另据介绍,作为龙头,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有效利用稻米加工中产生的碎米,将浸泡发酵过的碎米处理后浓缩成糖浆,再将剩下的“米渣”制作成蛋白粉等,不断优化农产品深加工,壮大“产业链”。
京山农商银行则联手相关机构和部门推出了“政府+农商银行+担保公司+行业协会”的优质稻米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由市优质稻行业协会推荐业内具备一定规模的优质稻收购加工企业(合作社),京山农商银行及担保公司根据推荐名单联合开展实地调查,并分别审批确定最终贷款额度,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并大幅减少担保费用。
京山农商银行不断充实和丰富优质稻产业链金融服务内涵,依托“金融村官+村银共建”服务模式,一方面,精准摸排农户信贷需求,精准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以优质稻米产业链的经营主体为依托,针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设计个性化、标准化的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继“桥米贷”之后,还相继推出了“林农贷”“农e贷”“农担贷”和“农村安居贷”等信贷新品。
该行以支持产业链上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为重点,在简化办贷流程,精减贷款资料的同时,“用活”再贷款专项资金,“用够”创业贴息优惠,“用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给予利率优惠。着力解决产业链上下游经营主体“融资贵”难题。
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发放优质稻米产业发展专项担保贷款9757笔,金额5.83亿元,平均贷款利率为4.98%,较年初下降0.06%。这为促进京山优质稻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金融动力,凸显了“融合发展”的样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