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远汉 王守章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平面公益广告:广告上方印有“小时候,我们常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中间刊有两只彩色拉钩的大手;下方“时代在变,诚信永不变”的标语引人注目。
细看之后,感慨颇多。联想到中国保险业,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不正当竞争、欺骗误导消费者、保险理赔难等问题,保险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而保险业作为经营行业、金融行业和服务行业,“诚信”二字对其尤为重要。为此,笔者认为,保险行业应把保险诚信放在首位,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诚信教育是前提。
各级保险经营机构要把发展诚信文化、开展诚信教育作为诚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开展诚信守约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宣传重合同、守信用的典型案例,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舆论氛围。要强化员工诚信教育,深入开展“依照诚信开展业务”“依照诚信承保理赔”“诚信待客、优质服务”等活动,提高员工对保险诚信的认识。
此外,要利用多种形式加大针对消费者的诚信宣传,使其了解保险诚信的双方互利性,做到诚信投保,诚信告知,诚信履行义务和诚信索赔。
二是坚定诚信理念是根基。
诚信是保险经营机构规范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必备前提,是提高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实现健康稳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保险经营机构如果没有诚信理念,唯业绩和市场份额是图,其业务发展就没有坚实的基础。
因此,保险经营机构要把诚信作为公司重要的经营理念。首先,把保险诚信贯彻到员工教育当中,使其意识到诚信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环境,在思想上筑牢诚信的根基;其次,把保险诚信贯彻到保险经营机构内部管理中,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形成一种彼此诚信的关系;同时,把保险诚信贯彻到为客户服务中,在广大客户心目中树立企业诚信的良好形象;此外,把保险诚信贯彻到同业竞争中,与兄弟公司共同构建诚信的市场环境。
三是完善诚信制度是保障。
保险经营机构在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中,要把诚信制度建设摆到突出位置,形成强大的约束机制;要建立失信惩戒机制,配合相应监督机制,对违反制度、有失信行为的员工实施必要惩罚;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以增强偿付能力为中心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同时,以诚信指标考核体系来约束经营活动;要提高信息透明度,定期披露经营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经营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要建立和实行保险代理人诚信制度,规范保险代理人的行为。
四是强化诚信整治是关键。
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实现长期性建设与阶段性整治的有机结合。银保监会等相关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建立有效的保险诚信监管体系,定期对各地保险经营机构进行诚信监管,发现问题及时通报,严格执法、奖罚分明。要突出真实性、合法性、独立性、客观性等内容,深入开展保险中介机构诚信专项治理,不断提高中介机构的诚信度。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曝光保险经营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诚信问题,督促其及时改正。
五是提升诚信服务是根本。
保险经营机构作为服务性行业,为社会大众提供及时方便和高效优质的保险服务,是提升其诚信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保险经营机构要在立足于诚信的基础上,面向市场,贴近客户,建立起一整套指向明确的差别化服务、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不中断的跟踪式服务、向边缘延伸的扩展式服务,以及与众不同的独创式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一流的保险诚信形象,保险经营机构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金融学会; 海豚保险经纪(深圳)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