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梁晨霄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业银行山西分行积极推进数字化战略转型,聚焦“安全生产”和“创新赋能”两大着力点,全面开展产品研发、数据支持和风险防控领域的科技创新,持续推进科技前台化转型。
2021年,该分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创新工作室,按照“找准定位、急用先行、穿透底层、突出特色、建好机制、积累培养”24字工作要求,承接产品创新研究、科技营销支持等职能,推动科技前台化转型。该分行初步建立起了一支近40人的售前工程师队伍,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多级联动营销支持工作,组织全省售前工程师开展多次营销支持专业化培训,定期现场集中开展工作成果交流,提升营销支持专业化水平。
“工作室”陆续为基层客户经理打造了微银行·e网点、微客宝、e绩榜等营销支持工具,主动参与各类对公客户及外部重要合作伙伴营销活动,持续开展技术营销及产品支持。一年来,营销转化并完成落地项目16个,成功营销并正在实施项目9个。通过穿透底层、主动营销、直达一线、服务基层,推动业务高效开展,增量效益逐步显现。金融科技创新工作室被山西省工会金融工委命名全省职工创新工作室。
该分行不断强化技术引领,推动多领域场景建设,通过优化智慧城乡金融服务平台,丰富资金监管平台应用,推进财政、社保、税务类系统优化,支持高频生活场景各类代缴费项目开发,多维发力赋能场景建设。比如:通过对接太原地铁“听景APP”上线太原地铁惠出行项目,实现农业银行掌银优惠购票。2021年以来,该分行累计发放30余万张乘车券,触达客户2.3万人。
为了提升数据服务驱动能力,该分行不断夯实数据资产,服务经营管理,加强数据集市数据积累和模型提炼,建立起了涵盖信贷、个金、网金、信用卡、“三农”等业务领域的数据模型,提炼570个业务指标,对接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款、考核指标管理平台等业务场景28个;搭建数据接口平台(南天门平台),为“微银行”“微客宝”“智慧安泽”“智慧襄垣”等应用场景获客活客提供数据支持。
该分行不断完善掌银、社保卡、惠农e贷、高净值客户等重点客群标签,构建商户e贷、网捷贷代发工资和乐分易白名单模型。
利用大数据技术,该分行整合重要交易数据,使用专家规则和机器模型构建电信反欺诈、法人贷款资金监测、信用卡违约预测、运营风险监测等多类风险预警模型,应用于电信反欺诈、信用卡风险防控、贷前贷后管理和日常运营风险监测、案件预防等环节,全面提升风险防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