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肖瑛
【农村金融时报】
“这几年,邮储银行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我以前养殖几十头牦牛,现在牦牛已经有200头了,还有绵羊200只。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近日,在甘肃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镇的南泥沟村,村民罗三智高兴地说。
作为邮储银行支持当地牧民发展壮大养殖业的典型代表,罗三智养殖牦牛多年,由于资金紧张,规模始终上不去。
2015年,罗三智看准行情准备扩大养殖规模,他来到邮储银行天祝县支行申请个人贷款。该支行信贷客户经理及时开展现场调查,很快向其发放贷款20万元,助其扩大养殖规模。去年,罗三智向邮储银行天祝县支行申请“极速贷”20万元,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
近日,罗三智再次向邮储银行申请并获得了“极速贷”20万元,主要用于绵羊、牦牛的日常养殖费用。“赶上了牛羊的好行情,预计今年养殖毛利润可达25万元左右。”罗三智说,牧区天气时好时坏,邮储银行的工作人员不管严寒酷暑,时常上门提供服务,这让他很感动。
针对天祝县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探索创新适合牧区的服务模式,有的放矢开展金融服务,灵活施策助力当地畜牧产业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助力牧区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只是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支持当地发展的一方面。近年来,该分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方式,结合县域产业特色,创新符合当地实际的金融产品,构建了标准化产品与区域特色产品相结合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地方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在武威市乡村振兴建设实践中,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将培育致富带头人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杨明是武威市民勤县三雷镇中陶村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大户。他与邮储银行的合作始于2008年。当年,看着日光温室蔬菜效益好,杨明从邮储银行民勤县支行贷款5万元修建了一座日光温室大棚,搞起蔬菜种植。到2018年,他已拥有日光温室大棚23座,由于资金紧张,他向邮储银行民勤县支行申请“家庭农场贷”16万元,支付了种子及农资费用。去年,在杨明发展日光温室大棚的关键时期,该支行再次为他提供50万元的“农贷通保证”贷款。
在邮储银行多年信贷资金支持下,杨明的温室蔬菜种植业不断壮大。目前,他拥有日光温室大棚60座,蔬菜育苗可供5000亩用量,预计年收入可达70万元以上。作为村里名副其实的蔬菜种植致富带头人,杨明还带动村民发展蔬菜种植,高峰期用工100余人,通过技术指导、市场销售及劳务等方式带领周边村民投身蔬菜种植产业。
今年以来,该分行专门制定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方案,以推进全行“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构建专业化涉农服务体系为保障,以武威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和农业优势产业为导向,着力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化农业发展多元化、多层次金融需求。
同时,该分行还以“极速贷”“小微易贷”等线上产品为主要抓手,加大线上产品供给,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持续推动“党旗领航信用村”建设,整村推进,为村民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的信贷支持。
此外,该分行持续开展帮扶协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9月末,该分行已落实帮扶资金642.5万元,惠及脱贫人口2132户。
截至目前,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发放涉农贷款4.13亿元,其中,发放“信用村”贷款2.15亿元;建立“信用村”352个,评定“信用户”4952户,在大力投放贷款的同时,为乡村信用环境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