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莉
【农村金融时报】
——农业银行锡林郭勒分行助力肉牛产业发展侧记
走在内蒙古萨如拉图雅草原上,回想近50年来这片草原和牧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廷·巴特尔布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20世纪70年代,廷·巴特尔高中毕业后插队并扎根在苍凉、偏远的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带领萨如拉图雅嘎查的牧民实行了“围栏轮牧”和“减羊增牛”,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的生活。
1993年廷·巴特尔担任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后,他用心用情解决草原生态与农牧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反复强调:“一头牛的收入顶不顶5只羊?一头牛4条腿,5只羊20只蹄子,哪个对草场破坏大?”1998年,他把家里200多只羊全都卖掉,改养肉牛。
廷·巴特尔的“蹄腿理论”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牧民带去了财富,随后被推广到内蒙古其他牧区。
这条致富经,与农业银行的服务理念不谋而合。为推动“减羊增牛”战略的实施,农业银行锡林郭勒分行向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累计发放现代畜牧业贷款1.3亿元,让1314户牧民受益。
“农业银行在服务‘三农三牧’领域一直走在最前端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帮扶农牧民解决融资需求,推动了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廷·巴特尔说。
这是农业银行锡林郭勒分行长期以来倾力支持牛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为了推动地区肉牛产业发展,促进牧民增收,农业银行锡林郭勒分行立足地方实际,与地方政府联合实施“现代畜牧业贷款工程”,采取“政府风险补偿金+政策性担保+农行信贷”的合作模式,重点扶持肉牛产业的龙头企业、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等主体发展生产。
该分行还运用贴息贷款等方式,引导龙头企业、富裕牧户辐射带动周边牧民共同致富。
随着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牧民的信贷需求进一步增加。为此,农业银行锡林郭勒分行近年来不断创新,通过推广线上信贷产品、集中作业、线上调查等方式,提高放贷效率。
该分行结合全盟牛产业发展实际,制定了《农行锡林郭勒分行关于支持牛产业发展金融服务方案》,因地制宜推出“惠农e贷”“肉牛活体抵押贷款”“肉牛e贷”“农担e贷”等八大牛产业信贷产品,以每年投放10亿元牛产业贷款为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和肉牛产业发展。今年前6个月该分行已投放肉牛产业贷款10.4亿元,提前超额达成既定目标,实现了对全盟70个苏木乡、849个嘎查村金融支持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