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9月06日 > 总第504期 > B7 > 新闻内容
构建普惠金融体系需解决供需错配问题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宋海容

【农村金融时报】

发展普惠金融对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有效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使农民享受到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从而有效推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同时也能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农村金融一直是薄弱环节。作为金融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农商银行这些年来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在扩大“三农”服务覆盖面、有效提升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也面临供需不对称的矛盾,即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存在一定的错配。

这是因为,多数金融机构的体制机制和信贷产品是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以较成熟的市场和客户为目标设计开发的。而地处经济相对欠发达、市场相对欠完善的县域和农村客户与银行制度对接程度差,甚至难以达到准入标准。能否有效解决这一错配问题,关系到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成败。

笔者认为,农商银行应从如下几方面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错配问题:

一是自觉增强履行普惠金融的社会责任。普惠金融服务不足是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中最突出的问题。越是贫困偏远地区,越需要提供金融支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农商银行要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出发,既做锦上添花的事,也做雪中送炭的事。在不放松风险管理要求的前提下,沉下心来,在制度和产品设计上大胆创新,通过降低门槛、优化流程、简化手续,不断提高与低端客户金融需求的匹配度,拉近金融服务与低端客户的距离,使金融服务惠及更广大的地区、惠及更多的人群。

二是要借助各级政府的力量,推动普惠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不计成本、不计风险的“输血式”普惠金融服务,是无法长久维持的,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金融需求不断增加的客户。因此,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最终要以商业可持续为基本前提。在具体的实现方式上,可以借鉴开发性金融的路径和技术,发挥金融机构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协调优势,通过在制度、市场、信用环境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把不成熟市场的“不合格客户”培育成“合格客户”,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的金融投入。这样做可谓一举多得,政府可以实现地方发展目标,金融机构能做到商业可持续,客户可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发展。

三是要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渠道和方式。普惠金融的目标是要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有效缩小金融服务的“贫富差距”。但在实现路径上,不能走过去遍地开花铺设网点的老路,需要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方式。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电话、手机、电脑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在偏远地区越来越普及,这为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渠道、有效扩大服务覆盖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农商银行要积极利用这些条件,将网络优势与新兴电子服务渠道有机融合,大力发展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服务渠道,加快互联网金融和移动金融产品的研发推广,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宁波镇海农商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