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晋鋆
【农村金融时报】
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金融力量,农商银行只有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覆盖面,才能在日渐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因此,农商银行应从以下几方面不断推动“支农支小”的持续发展:
首先,要找准战略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农商银行想要将自身打造成为一流的“普惠金融标杆银行”,找准方向是前提,立足本土、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是关键。对于普惠金融这张“大蓝图”,农商银行应当合理进行规划和分解,不断细分成切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小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制定具体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将“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将员工进行分类和分组,并按人头进行任务分配,按照规划时间节点和任务目标有序推进普惠金融落地生根;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精准营销”,将网格化营销运营到“三扫四进”中(扫街、扫村、扫户、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
其次,要找准服务对象,加强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农商银行应坚定地将农民和小微客户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以“扩户增面”为原则,重点从客户群体、贷款额度和放贷效率三方面下手,将服务重心下沉,深挖本土市场,不断维护老客户,拓展新客户;以“整村授信”为契机,通过对信用村、信用户展开“全覆盖式”的调查,上门进行金融需求问询,主动将农商银行的存贷款、理财、电子银行和金融常识送到客户家门口、店门前。同时,农商银行要充分发挥好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以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品质为目标,定期进行客户经理等级评定、综合柜员等级评定、运营主管履职考核、网点负责人末位淘汰、机关员工考核评定等,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性;建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计价薪酬,上不封顶,充分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任务完成情况突出和在践行普惠金融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员工进行全行通报表扬并纳入“两个人才库”,在后续评优评先、提拔任用中优先考虑。
此外,要找准创新突破,满足金融需求。农商银行要做深做实做细普惠金融,就必须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找突破口,真正做到“产品跟着市场走,服务跟着客户走”。在产品创新上,不仅要做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更要做到高效便捷,实现化繁为简,用最短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比如:对于中小微企业要依靠国家政策、减费让利、授信额度、资金快速到位等方式来解决其难题并获得信任;对于老年群体要用实惠的活动,吸引他们前来办理定期存款;对于外出务工群体要通过电子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新媒体提供方便快捷的对接渠道,以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抖音、微博等方式进行金融知识和存贷款产品的介绍和宣传,不断满足他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服务创新上,要做到“三个一”即一次性办结、一次性完成、一站式服务,真正打通农商银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单位:山西山阴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