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1月11日 > 总第474期 > B8 > 新闻内容
与陋习告别———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崔广勋

【农村金融时报】

在我们沂蒙老区,勤俭不称之为简朴也不叫节俭,叫“会过”。回顾自己大半个人生,由于土里刨食的日子造就的习惯,往往会被人以“小气”论处,换言之,就是“不大方”。

在对外接待就餐时,自己一般都以“不会点菜”而推脱。偶尔推辞不掉点一次,看看动辄几十上百元一例的菜品,往往心疼得“咬牙”。

偶尔点的菜多了吃不了,都要打包———尽管在有些人看来不大体面。从小,奶奶就灌输我一句话:“食物都是汗珠子掉下来摔八瓣换来的,不能糟蹋了。”

如今生活富裕了,父母依然保持着“会过”的习惯,省吃俭用,粗茶淡饭,自食其力。吃饭时不小心把食物掉落地上,凡是能够成块捡起来的,都要用水冲洗了放到嘴里,还自嘲:“不干不净,吃了不得病。”在生活无虞的情况下,我家吃饭始终保持着吃多少、做多少的习惯;即使偶然剩了饭,就存在冰箱里,下顿照样热了吃。

对于生在乡村、长在田野的人,一般都不可能会轻易浪费食物的,除非面子或虚荣心作祟。因为那食物极度匮乏岁月留下的烙印,永远不会磨灭、消失……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沂蒙乡下的主食,是糊糊(稀饭)、煎饼(干粮)。糊糊是少许玉米面掺和地瓜干面,放了地瓜做的,俗称“地瓜糊糊”。地瓜糊糊是舍不得去皮的,吃的时候经常是皱着眉头把地瓜皮强咽下去。

煎饼同样是地瓜干掺和少许玉米面或高粱面做的,渣渣乎乎、苦涩难咽。当时,孩子们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就是能天天吃上麦子煎饼。每年新麦子下来,家家户户要烙一次纯麦煎饼用于晒酱。家境好点的孩子,只有这时才能吃上一顿纯麦煎饼“过过瘾”。

记得有一次,我狼吞虎咽接连吃了四五个麦子煎饼,上半夜胃里发胀难受得直打滚,下半夜又翻江倒海上吐下泻。父亲倒是没心疼我不舒服,而是一个劲儿地心疼那几张麦子煎饼吐出来浪费了。

七十年代,在我的老家,大米是稀罕物。哪家偶尔换来几斤,是不舍得做大米饭或大米粥的,主要用来烧“米茶”,即在水里放上少许大米煮熟即为米茶,通常是喝着米茶吃煎饼。一天晚饭,为了能多吃到点米粒,我竟然连喝四大碗米茶。

其实,这也见怪不怪,在那个食品短缺年代度过童年的人,谁没发生过几桩类似的糗事。

近日看到一则消息令我唏嘘不已:我国每年浪费掉的粮食总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6%。而诸如因味道不合口味将餐食倒进垃圾桶等浪费食物的现象似乎比比皆是、司空见惯。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的这首诗三岁孩童都能耳熟能详。可有多少人只是沉浸在诗意之中,却没有去切身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否则,怎会出现这些匪夷所思浪费食物的事情。

造成食物浪费的主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造成的,没有切身经受过劳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特别是饥饿的滋味。抱怨色泽或口味不佳甚至挑食,说到底是缺乏对饥饿的认知。正因为六十年代及以前的人,有过与我类似对食物极度渴望的经历,才会对节约食物抱有极大执念。

“世界勤俭日”,是对勤俭的呼唤;“世界粮食日”,是对节约粮食的倡议;“光盘行动”是对珍惜粮食的引导。减少粮食浪费,既需要呼唤、倡议和引导,也需要常吃吃“忆苦饭”增加切身感受,更需要约束、规范。可以采取立法指导、行业自律等形式,出台制度规定,遏制餐饮浪费,吃不了让其“兜着走”,也许这样更有裨益。

物质充裕不是浪费的托辞和借口,节约粮食也与贫富无关。它是一种素养和美德,是一种操守和品行,是对劳动和付出的尊重。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末朱柏庐的这句话,不仅应该镌刻于每个人的脑际,更应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与文明握手,与陋习告别———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