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2月14日 > 总第470期 > A8 > 新闻内容
对贷款热的冷思考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宋燕华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建立了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呈高速增长态势。在贷款高增长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定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信机构来说,更要警惕贷款投放过快的风险。

贷款投放过快的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首先是求扩张,对贷款实施轻管理。部分农信机构为扩大贷款总量,在经营理念上注重贷款营销,要求员工人人搞营销,并下达硬性指标,与奖罚挂钩,而对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则相对松懈,有的甚至逆程序发放贷款。

其次是赶时髦,贷款伴“大款”。有的农信机构由于存在着一种“大即优”的观念,因此往往是见“大”眼开,对一些大项目、大企业盲目崇拜。在这种“大即优”的错误观念影响下,自觉不自觉地与一些商业银行抢放“知名企业”或大项目的贷款。这种缺少理性分析的盲目竞争,出现的结果往往是:企业碍于情面不得不多头贷款,并常给存款“搬家”,而且由于能轻而易举取得贷款,容易放松自我约束;农信机构却因此积累了潜在的贷款风险。

此外是抓速度,贷款降“门槛”。为抢占贷款的市场份额,有的农信机构擅自降低客户准入条件,放松市场调研;有的为达到放款要求,变通贷款审批权限,或人为提高资信等级,给予优质客户待遇;有的抓贷款投放进度,放款“打擦边球”;有的甚至“遇到红灯绕道走”,不贯彻上级限制性条件放款;尤其是面对多家商业银行争夺的优良客户,有的农信机构不惜采取简化贷款手续等手段去争抢。上述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机构贷款安全。

作为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信机构,更要警惕当前贷款高增长中的隐患。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应对思路:

一是要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发展包含质和量两个方面,忽视了哪个方面都不行。因此,“发展是硬道理”这一观念一定要坚持,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必须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谈发展。而要使信贷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发展,农信机构就必须坚持数量和质量并举,决不能顾此失彼。只求量不求质,势必给信贷资产增加风险;光求质不求量,就必然会降低经营效益,对农信机构转型升级带来影响。

二是要善于理性分析,切记盲目“跟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关亮点和热点,农信机构既要积极争取,又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深入细致的调查论证,特别是多家银行争夺的客户,更要注意理性的分析,把握风险节点,切实规避潜在风险。在贷款投向上,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新一轮各行贷款投放热中,要抓住时机,退出大额贷款及劣质客户。同时结合实际,对当地“过热”的行业进行结构性的微调,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

三是要冷静应对同业竞争。面对当前同业竞争中出现的利息价格战及各种形式的贷款优惠攀比战,农信机构一定要按照稳健经营、有利发展的要求,坚持硬化信贷条件,切实把好贷款准入关,弱化或降低贷款经营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