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金霞
【农村金融时报】
易地扶贫搬迁是新时期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的根本之策。
农发行主动作为,根据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自2015年以来组建专业部门、构建专门运行机制、设计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专属信贷产品,取得突出成效。
扶贫资金源源不断
走进河北保定西部的阜平县,满眼大山沟壑,不见平川。居住在太行山深处的阜平人祖祖辈辈过着靠天吃饭的苦日子。
近年来,农发行河北省分行贯彻农发行总行支持易地扶贫搬迁的部署,累计向阜平县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3.75亿元,支持建设41个集中安置点住房,帮助137个行政村、5.37万人挪“穷窝”、住新房。
“我们搬了新家,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啦。”在阜平县天生桥镇易地扶贫搬迁点,谈起现在的生活,村民们都十分满意,“原来只能种地,现在不仅住上宽敞的新楼房,孩子们上学也方便多了,再也不担心冬天冷、夏天漏。”
阜平县的改变是农发行全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
2015年6月以来,农发行把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3123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4万人。
帮扶政策持续优化
易地扶贫搬迁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农发行的重大政治任务。自2015年8月,农发行推出第一个精准扶贫贷款品种“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此后相继出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补助资金专项贷款管理办法(试行)》两个贷款办法。
农发行遵循“政府主导、精准扶贫、专款专用、条件特惠、保本经营”的原则,明确了相关业务办贷优先、规模倾斜、利率优惠、期限延长等信贷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和办法充分体现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政策倾斜,从实践过程中,总体情况令人满意,有效降低了贫困地区的融资成本,充分满足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信贷资金需求。”农发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在实践中,农发行注重将国家政策要求和该行实际相结合,将支持扶贫和按银行规律办事相结合,牢牢把握精准扶贫、防控风险、保本经营3个要点。
针对在业务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农发行还及时印发了《关于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核实我行贷款支持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情况的通知》《关于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政府补助资金专项贷款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有关工作的通知》,及时调整管理政策,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精准扶贫质效。
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面转入后续扶持阶段,今年4月24日,农发行又印发《关于开展信贷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全系统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该通知明确,农发行将继续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扶贫重要作用,扎实开展信贷支持专项行动,力争实现对搬迁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集中安置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投放全覆盖、力争实现对搬迁贫困人口超过800人的集中安置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投放覆盖比例不低于50%、力争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22个省级分行全部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投放“三个实现”。同时,农发行明确22个重点省级分行贷款投放专项目标任务。
此外,农发行要求各分支机构要准确把握支持标准和内容,聚焦重点区域,紧紧围绕“十三五”近1000万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重点支持较大规模的集中安置区,突出支持搬迁安置区产业发展,全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积极支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确保到2020年底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到2025年底帮助搬迁群众在稳定脱贫的基础上实现“能发展、可致富”。
后续扶持力度不减
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问题,农发行行长钱文挥表示,随着易地扶贫搬迁转入后续扶持阶段,农发行深化与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的对接合作,围绕专项行动、专项政策、专项额度和多种产品“三专一多”,全力做好金融扶持工作。
对于“三专一多”,钱文挥进一步解释,“专项行动”是对22个有搬迁任务省份分行下达目标任务,对搬迁贫困人口超过1万人的特大型集中安置区贷款投放覆盖比例不低于80%,将搬迁后续扶持纳入全年绩效考核体系;“专项政策”是指开通“绿色通道”,执行优惠利率,对优质企业及采取风险补偿基金模式的搬迁后续扶持贷款可以发放信用贷款;“专项额度”是指从2020年起的5年内,安排1200亿元专项贷款额度,其中1000亿元用于支持搬迁后续产业发展,200亿元用于支持搬迁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
“多种产品”是指利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贫困村提升工程、城乡一体化、水利建设等专项信贷产品,支持搬迁地区产业发展及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完善。
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农发行累计审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325个,累计投放贷款457.9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