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7月20日 > 总第451期 > A8 > 新闻内容
“三个精准”提升扶贫工作质效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郭迎春

【农村金融时报】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银行应坚决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并以前期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成效为基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做到“三个精准”。

首先,应提高站位,精准落地。一是建立推进机制。把金融扶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包干制度,行领导带领分管部门包一级支行、一级支行包贫困村、二级支行包贫困户,点对点落实责任;制定年度金融扶贫工作计划、金融扶贫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金融扶贫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确保金融扶贫工作组织到位、推进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二是严明奖惩措施。制定扶贫贷款专项考核办法,将扶贫工作纳入全年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设置户数、增长额等考核指标,与绩效工资挂钩,定期评选金融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切实调动信贷人员扶贫工作积极性。三是执行“尽职免责”制度。针对精准扶贫贷款,出台专项尽职免责条款,打消客户经理投放扶贫贷款的后顾之忧。

其次,应上门走访,精准对接。一是扎实开展金融扶贫融资需求对接活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户摸底,逐户建立档案,掌握贫困户基本情况并实现覆盖率100%;对贫困户持续跟进走访,筛选出有劳动能力、有生产经营项目、有致富意愿、有信贷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能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对接工作,第一时间给予资金帮扶,并对脱贫人员继续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二是扎实开展产业扶贫进万家活动。对政府部门、监管部门下发的扶贫生产经营主体名单,逐户进行信贷需求调研,一户一档建立金融服务档案,针对不同类型的扶贫生产经营主体融资和金融服务需求特点,开展金融扶贫政策、信贷产品、金融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推介,使扶贫生产经营主体愿意了解并主动使用相关扶贫产品和服务。

最后,应优化产品,精准服务。利用人行再贷款政策,建立“央行资金产业扶贫贷”项目库并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按照利率优惠、风险共担、财政贴息原则大力推广“精准扶贫”农户贷款产品,采取“政府+担保公司+银行”合作模式大力推广扶贫信贷产品;在推动农村整村授信工作时,将贫困户纳入整村授信范围,采取小额信用贷款方式优先支持,破解贫困户贷款担保难问题,对扶贫贷款强化阳光办贷服务,做到优先调查、优先审批,优先保证信贷规模,不断扩大金融精准扶贫的实际效果;将扶贫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普惠金融建设相融合,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大力扶持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