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反修
【农村金融时报】
健全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是农商银行实现稳健经营、提高经营效益、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安全发展的需要。合规管理是内控管理的基础环节。当前,对于农商银行来说,合规管理能力建设迫在眉睫。农商银行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强化合规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合规经营为基础、以合规管理为主线、以合规银行为目标的企业治理架构,为建设“小而美”“小而精”的现代农商银行而不断努力。
首先,应树立合规理念,坚守合规底线。引导全行树立“合规从高层做起、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人人有责”的合规理念,坚决要求任何业务发展都要以合规为前提、在合规的框架中开展,不得突破合规底线。常态化开展全员警示教育,邀请外部专家授课,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员工行为动态管理及道德风险培训。
其次,应完善信贷管理,深化业务转型。支农支小是农商银行的主业,信贷业务则是农商银行聚焦主业的重要抓手。农商银行应在深化信贷服务,聚焦主业主责的同时,坚持加强信贷管理促进业务转型,让实体经济充分享受健全的管理体制所产生的良好外部效应。一是实行独立审批人制度。为规范授信业务审批行为,明确授信审批工作的职责,提高授信业务审批的质量和效率。二是加强系统应用管理。上线信贷档案管理系统、双录系统、阳光金融平台系统加强信贷基础管理,切实防范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将系统应用纳入客户经理年度综合评比,对人为因素重复提交数据、错录数据及系统应用次数较低的情况,扣减当事人考核分数,有效强化信贷管理的科技支撑能力。三是优化信贷人员队伍。建立以“信贷主管”为主要骨干的信贷人员专业队伍。通过笔试、面试、综合考察等环节,在信贷经理中选拔优秀人员担任信贷主管,并实施履职考核。信贷主管既担当总行与支行之间信贷业务上下联系的纽带作用,又在支行层面作为信贷业务的直接责任人,直接带领信贷经理队伍合规开展信贷服务工作。这一岗位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畅通了信贷经理晋级的通道,增强支行信贷管理的合力。
再次,应狠抓基础管理,夯实发展根基。农商银行应以责任落实与创新驱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在基础管理“精细化”上下功夫、出实招,实现业务发展与基础管理同步提升的良好局面。一是精细财务管理,提增经营效益。积极应对收入增长趋缓、成本费用趋高的新形势,强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意识,努力控制资金成本,重点加大低成本资金的组织,加强对个体工商户活期存款的营销,逐步提高活期存款占比。想方设法提升贷款收息率,杜绝一味地为了满足大客户的要求而不断地降低利率,甚至被大客户所绑架;借助利率定价模型,根据客群分类自动配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利率,努力通过实现“千人千面”对客户实行差异化定价提高资产收益率。二是强化安全管理,提供运营保障。农商银行应保持对安全事件“零容忍”的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安全保卫一票否决制,扎实推进检查整改要求,深化“三防一保”应急预案演练执行,加大物防、技防改造力度,跟进网点和自助银行安保设施升级改造,网点和自助银行领取新版安全合格证的比例持续符合省联社安全管理考核要求,筑牢物防、技防、人防为一体的安全“防火墙”。三是创新审计监督,筑牢案件防线。发挥“规则约束、监控预警、检查处理、整改问责”的全流程审计监督功能,创新审计手段,提高审计人员自行编制审计模型的能力,利用审计系统已有的模型实施数据报批,根据可疑数据开展非现场审计,节省现场审计的时间,有效提升审计工作成效。
最后,应加快人员培养,打造精干队伍。树立“人才强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健全员工培训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考核导向。一是着力抓好员工行为管理,净化员工队伍。二是着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加强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员工三年成长计划,加强培训辅导,在广泛深入调研全行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持续发挥外培内训有机结合的作用,以制度培训为先、实务培训为主,着力提升员工职业综合素养、素质与能力;督促员工借助省联社在线学习平台自我学习提升,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在提高岗位技能和基本素养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建立“双主管”(运营主管、信贷主管)后备、客户经理后备等后备人才库,促进员工保持积极向上、自我提高的职场心态。三是着力建强中层干部队伍,确保胜任担当。启动人才干部培养机制、双主管培养机制,明确今后参与中层干部选拔的员工必须经历“双主管”岗位,并加快中层干部培养,要求副职及中层后备参与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部门重点工作汇报会等各种会议。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履职考核,对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及时予以调整,真正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作者为江苏金湖农商银行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