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3月09日 > 总第434期 > A2 > 新闻内容
帮助企业渡难关 银行信贷向重点领域精准“滴灌”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0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郝飞 通讯员 张建华

【农村金融时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级政府、监管部门陆续出台相应措施,从财政、税收、融资等方面减少小微企业生存压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人民银行在前期已经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其中,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分别为1000亿元、3000亿元,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2020年6月底前,对地方法人银行新发放不高于LPR加50个基点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允许等额申请再贷款资金。

人民银行日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再贷款再贴现资金要向重点领域、行业和地区倾斜,在现有支持领域基础上,重点支持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春耕备耕、禽畜养殖、外贸行业等资金需求,并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对防疫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

如何将信贷资金精准投放到最需要的领域,考验着银行经营者的智慧。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李全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向长期发展良好、短期经营出现资金短缺的企业放款,避免出现短期行为,尤其避免商业银行对传统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抽贷行为。

对于国家大力支持的行业,尤其是采用贴息、减税降费等措施具体支持的企业,银行更应积极考虑将其纳入到客户群,经甄别、尽职调查后予以放贷。这些企业在疫情过去以后有望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甚至有望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精准服务客户需求

“我行借助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资金需求,从而将资金精准投放到最需要的领域和小微企业。”吉林九台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除了餐饮、交通、旅游、零售等直接相关行业,一些食品加工企业同样在生产和经营上遇到困难。

吉林向宇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九台当地一家专门以葵花籽、花生、南瓜籽等为主要产品的食品加工出口企业,产品销往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产品供不应求,春节前期该企业正准备扩大产能,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上下游企业都受到不小影响,应收账款等资金回笼延迟,流动资金产生了缺口,致使仓库积压几十吨食品原料。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九台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为企业开通信贷调查和审批“一条龙”服务,不到两天时间,一笔200万元的贷款顺利到账,后续该行还将根据企业生产情况继续加大授信额度,提供贷款支持。

这只是一个缩影。据悉,九台农商银行准备新增90亿元信贷额度、安排20亿元防疫专项贷款规模,通过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执行优惠利率、设定还贷宽限期等方式,优先满足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全面提升与疫情防控相关产业的贷款覆盖面。

线上渠道作用明显

“目前,只要是白名单内的小微企业均可通过我行线上渠道申请小微企业贷款。”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支行信贷人员表示,线上渠道办理贷款既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又能减少办理贷款过程中的人员接触,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由于授信额度是通过银行总行大数据分析后得出的,且额度上限为300万元。目前,客户的大额贷款需求以及白名单外的小微企业还需要线下申请。“即使必须线下受理、现场尽职调查,我们也会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除必要环节外,全部通过线上渠道办理。”前述信贷人员表示。

对此,李全表示,在当前特殊时期,银行对于中小企业客户的尽职调查应尽量简化,只抓核心指标,对于常规性审核中非必要的程序性环节应尽量简化。同时,对于关键指标的审核又不能放宽,避免在信贷审核中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尽职调查应尽量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线上走流程、建数据库做分析的模式来加快审核速度,避免人员聚集增加疫情风险。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