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01月06日 > 总第429期 > A7 > 新闻内容
姥姥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路超

【农村金融时报】

打我记事起,姥姥就一直住在我们家,可以说小时候是姥姥把我看大的,十多年后姥姥又开始看妹妹,再后来姥姥又帮忙看我的孩子,姥姥的一辈子都是在操劳着。

姥姥没念过书,文化不高,只能简单的算几个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姥爷去世的早,是她一个人把妈妈和舅舅们抚养大,自己种着家里十几亩薄田,勉强把孩子们都供到了大专毕业,在县里站稳脚跟。妈妈说姥姥是个要强的人,脾气很大,年轻的时候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在村里是受欺负的,但姥姥不怕,碰到事情不怕、不躲,一定会据理力争,但自己孩子做错事也绝不护犊子。让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在我小时候大概五六岁,那时候和很多邻居住在一个大院里,家家户户门口摆着各种盆盆罐罐养着花,我趁大家午睡的时间,把院子里凡是开着的花全部揪了下来,当时只是觉得好看、喜欢,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可当我把这一大捧花带回家,姥姥问清花的来历后,立马绷起了脸,狠狠的凶了我,然后领着我挨家挨户的去道歉,有的邻居阿姨说算啦,小孩子嘛不懂事,何必这么较真呢,姥姥却说错了就是错了,还说“小时偷针、长大偷牛”。我那时觉得特别委屈,只不过摘了几朵花而已,怎么就成了小偷呢?现在想起来,对于一个没上过一天学的农村老太太来说,在管教孩子上有这种觉悟真的很可贵,也许正是姥姥这种行派作风,慢慢的影响着我,教会了我做人要正直、刚正不阿。

后来我们家搬进了楼房,姥姥却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尽管做了好几次手术,走路仍非常困难,所以除了过年过节基本上她没有下过楼,她也慢慢变得暴躁起来,一点小事她就会吵妈妈,以至于我读大学那段时间对她是有点抵触的,觉得她对妈妈太苛刻了,直到我怀孕卧床那一段时间,我每天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心里的苦楚和巨大的空虚笼罩在自己身上,我突然间理解了姥姥,我只是短短几个月,而她是一年年的“困”在家里啊,独自一人守在空荡荡的家,还要忍受着身体的不适,这样的岁月太难熬了,她向我们发脾气何尝不是像小孩子在向大人撒娇。所以,从那之后,我开始变着花样的逗姥姥开心,每到换季的时候,都要给她买几件衣服,下班回家给她捎带她喜欢吃的糕点,每次给她买东西,她都要问多少钱,尽管已经故意说低了价格,她仍会嗔怪道“太贵了太贵了,你挣钱这么不容易,不要再给我买了!”

前几天到了姥姥的寿辰,我和妈妈商量要不要给姥姥办个寿宴,被姥姥无意间听到,立马拒绝了,我知道姥姥,她是怕,人是不可能来全的,怕勾起对已去世舅舅的思念,怕耽误工作繁忙的孙子孙女,怕给别人添麻烦……此事便作罢。

朋友圈中经常会有人发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看到这样的字眼,周围人都能猜出个大概,希望这句话能只在心中提前警醒,而不是事后的追悔莫及。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