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健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延伸拓展”“乡村产业链升级完善、融合更加充分”“乡村产业链健全高效”……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阶段目标逐渐清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要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提升农业综合效益。这为新时期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绘制了路线图。
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当前,各地金融机构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不断通过优化金融供给、创新信贷产品等方式,持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助力富民产业发展壮大。
“技术流”变成“资金流”
延伸金融服务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盛产沙糖桔,皮薄,果肉爽脆汁多、化渣,清甜有蜜香味,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据了解,全市沙糖桔的种植面积超11万亩。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走进四会市地豆镇邓寨村长兴一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长兴一经济合作社”),3000多棵连片的沙糖桔树映入眼帘,碧绿的叶子在阳光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
“开春后就是沙糖桔春管关键期,我们需要护苗、剪枝、施肥,更换部分长势一般的果树。”长兴一经济合作社负责人申振麟说。申振麟经验丰富,桔园防疫措施做得比较好,是当地有名的种植能手。
今年开春后,申振麟对果园进行修整,但面临约20万元的资金缺口。在邮储银行四会市支行开展地区产业金融需求大走访时,该支行客户经理了解到申振麟存在资金困难,第一时间安排工作人员到其果园开展实地尽职调查,并结合沙糖桔种植周期生长情况,为他发放了一笔20万元的信用贷款。
除了直接为沙糖桔产业上游的桔园提供信贷支持外,邮储银行四会市支行还结合多方力量,在沙糖桔“产+加+销+游”的全产业链条上不断融入金融元素,擦亮沙糖桔品牌名片。
在广东肇庆四会沙糖桔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生产线上的沙糖桔经过分拣、清洗、榨汁、过滤、灭菌等步骤制成果汁,统一打包装箱,销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该公司立足四会地标农产品沙糖桔产业特色,是一家专注沙糖桔深加工技术科研、食品饮料研发以及沙糖桔食品化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实体企业。“我们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但上游果农现金支付结算与下游销售商赊账结算的收付错配,经常导致公司资金流紧张。”广东肇庆四会沙糖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邮储银行四会市支行在金融宣传大走访过程中,得知企业有资金需求,在认真分析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借助科技型企业政策支持,迅速为其发放“科创贷”信用贷款,将企业的“技术流”变成“资金流”。
“在邮储银行四会市支行支持下,公司增资扩产项目的主体建筑已完成竣工验收,现阶段正在安装生产设备及调试生产。项目完全达标投产后,预计产能将超60万吨,每年新增沙糖桔收购量约4500吨,还能带动近2000户沙糖桔种植户,带动种植面积达6500亩。”广东肇庆四会沙糖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谈及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举措,邮储银行四会市支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支行将金融资源与地方农业资源、产业资源有效融合,不断向农业经营主体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金融服务,有效构建多业协同的产业体系,提高金融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的覆盖面。截至今年2月末,该支行涉农贷款累计投放超17亿元,服务主体超2500户。
服务乡村特色产业
农村金融在行动
邮储银行四会市支行推动沙糖桔产业升级,只是其金融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有助于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今年以来,各金融机构对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作出积极部署。
农发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湛东升近日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农发行将全力支持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助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比如,因地制宜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打好“特色牌”,做强“土字号”,探索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支持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乡村产业增值增收空间。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将贷款联农带农成效作为重要依据,梯度化匹配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帮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邮储银行也于近日印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关于落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激发县域产业振兴活力。
在县域富民产业培育方面,邮储银行将聚焦乡村特色产业,推广“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服务模式,通过制定产业专属业务方案,助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建立农业龙头企业白名单管理机制,推进白名单客户分类施策、综合服务,争做农业龙头企业主办行,促进乡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积极服务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运用“收单+信贷+数字化”综合服务方案,满足县域商户一体化服务需求,助力县域富民产业发展。
(通讯员邓艳君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