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5年04月14日 > 总第679期 > A2 > 新闻内容
充分发挥金融力量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黄力辉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7年,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稳产保供能力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4万亿斤,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聚焦耕地保护与粮食产能提升,通过加大信贷投入、优化金融服务等方式,持续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聚焦耕地保护与产能提升

《规划》将“守牢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列为头等大事,并提出“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更稳。对此,我国金融机构正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治理等项目的信贷支持。

以我国粮食产量排名第一的黑龙江省为例,近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向讷河市某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放1.95亿元信贷资金,支持该地区耕地治理与保护项目建设,为讷河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当地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助力讷河市黑土地保护,切实提升耕地生产能力。

“我行将立足地域农业资源禀赋,聚焦耕地保护与产能提升,持续加大农地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建设,以土地赋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有关负责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在产粮大省河南,农发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积极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支持涉粮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产能安全。该行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政策性金融支持路径,审批落地农地贷款9.7亿元支持潢川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新增耕地8000余亩,有效盘活土地资源。

这只是我国金融业聚焦耕地保护与产能提升、加大支持力度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正积极参与到粮食生产领域中,通过提供贷款、保险、基金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激活新型经营主体活力

为落实《规划》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的要求,金融业正深化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合作。

黑龙江省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之美誉。当下,正是一年中最关键的备春耕时节。针对今年春耕季农资价格上涨、规模化种植资金缺口扩大等挑战,农发行五常市支行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选种难、卖粮难”痛点,创新服务机制,在优化信贷产品结构的同时,为其提供全周期服务体系。

具体来看,在融资环节,创新“核心企业+合作社+订单农户”模式,帮助资产规模小的农民合作社顺利融资;在生产环节,联合五常市乔府大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导合作社选用优质、抗病、高产的“稻花香”种子,保障水稻产出;在销售环节,引入“核心企业”五常市乔府大院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保证合作社不受未来水稻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多亏农发行的1000万元贷款,种子、农药、化肥、智能农机具全到位了,今年扩产的底气更足了。”在五常市杜家镇王家屯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侯晓刚看着新购置的高速插秧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感慨。

农发行五常市支行行长李龙海表示,该行大力支持春耕备耕工作,通过精准投放“种植”贷款,有效提升了五常市当地农民合作社的生产效率,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进一步巩固了粮食安全基础,体现了农发行在服务“三农”领域的责任与担当。

提升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

《规划》提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延伸拓展”。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在粮食安全领域,逐步深化金融支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水平,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助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牢固。

近日,农发行江苏省分行成功审批投放系统内首笔粮棉油种植固定资产贷款,用于支持宿迁市宿豫区裕农育秧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通过整合规模化种植片区,盘活低效闲散用地,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该项目从‘良种推广+地力提升’两个维度,持续推动苏北粮食主产区产能提升。”该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包括育秧综合服务中心和万亩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两大工程,以农科院“良法”为科技支撑,建设万亩“良田”,规模种植“良种”,使用“良机”智慧化种植,推动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大力发展粮食种植新质生产力,为粮食稳产保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在河南,农发行河南省分行营业部大力支持“十四五”规划中粮食储备设施领域重要项目,采取购建贷和仓储设施贷款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动河南省储备粮集团和郑州粮食集团等粮食仓储设施项目落地,助力“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

随着《规划》的落地实施,金融业正从单一的资金供给者向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者转型。通过产品创新与科技赋能,金融活水将持续灌溉每一寸土地,为端牢“中国饭碗”筑牢根基,助力农业强国蓝图加速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