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洁
【农村金融时报】
当前,各地陆续进入春耕时节,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正在铺展开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从农业银行获悉,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该行聚焦春耕备耕重点领域,全力保障金融服务供给,精准“贷”动各地农业生产。
助力种业创新发展
在粮食生产加工大市——山东省临沂市,16万亩冬小麦陆续返青、长势良好。
绘就这幅“春耕春种图”,“临麦9号”功不可没。据介绍,“临麦9号”是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中农天泰”)开发经营的高产、广适水旱兼用型小麦新品种,早在2021年就创下山东省节水小麦单产纪录。
“种业是典型的高科技领域,研发投入多、资金需求大。多年来,农业银行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山东中农天泰董事长刘宁介绍,随着经营规模逐步扩大,良种采购和技术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截至目前,农行平邑县支行已为该公司提供1950万元的资金支持,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有了农行的资金支持,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科技研发和创新,把先进经验技术‘种’在田间地头,助力端牢‘中国饭碗’。”谈起未来发展,刘宁信心满满。
农行山东临沂分行聚焦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制种大县“县企共建”签约主导企业等需求,持续提升金融支持力度和服务覆盖面,推动良种繁育产业提质升级。截至2025年2月末,该分行已投放种业贷款4.21亿元。
助力农户扩产增收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彬江镇,种粮大户李春华望着自家广袤的农田,满心期待又略有担忧。他计划将水稻、油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至7000亩,还打算购置一批新型农机具,加上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费用,面临近200万元资金缺口。
农行宜春袁州支行客户经理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根据李春华的信用状况和过往种植收益推荐了“惠农e贷”。短短几天,2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收到贷款的李春华激动不已:“农行真是帮了大忙,这下春耕的资金有着落了,我对今年的丰收更有信心了。”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春耕期间金融服务精准到位,农行江西宜春分行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村委会合作,建立农户信息档案,对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进行分类管理;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组建“青年突击队”,深入偏远乡村提供上门服务,让更多农户便捷获得金融服务。该分行还积极与本地大型农资公司合作,推出“农行春耕特惠”活动。
据介绍,截至2025年2月末,农行江西分行已累计发放春耕备耕贷款12.41亿元,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金融保障。
助力农业机械化发展
随着气温回暖,甘肃省重要粮食生产基地——酒泉瓜州县迎来了最忙碌的春耕时节。但是对于中小农户而言,一台价值86万元的拖拉机购机费用往往让其望而却步。
“真没想到农行贷款这么快,从申请到放款只用了3天。今年我这200亩地耕作有保障了。”站在崭新的绿色拖拉机旁,三道沟镇农户宋先生难掩激动。作为全市首位“农机贷”受益者,他的经历颇具代表性:随着种植土地规模扩大,原有农机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短期资金周转压力让他陷入两难。农行甘肃瓜州支行在“春耕大走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迅速启动了专项服务机制。
“我们通过‘白名单’预授信机制,提前对接农机经销商销售数据,实现‘见单即贷’。”农行瓜州渊泉街支行行长宋应成介绍,“农机贷”采用“线上初审+线下核验”审批模式,将传统15个工作日的审批周期缩减至72小时。
“我们组建的‘春耕服务队’已覆盖全县15个乡镇,他们配备移动智能终端,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宋应成说。
“过去贷款要跑县城三四趟,现在通过农行手机银行就能实现随借随还。”农户宋先生在自己手机上展示着操作流程。农行的客户经理还为其量身打造了智能还款计划,可根据农机作业季节特征弹性还款,缓解农户资金压力。
农行甘肃分行聚焦粮食安全、特色农业、产业链升级等领域,不断创新信贷产品、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06.45亿元,惠及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逾8.5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