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中小银行聚力谋新局 奋战“开门红”
作为实现业绩增长、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活动,“开门红”已成为大多数银行一年一度的重头戏。“开门红”期间,银行重点围绕存款、贷款两大基础性业务,通过创新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多样化营销等,积极拓展客户,扩大市场份额,争取实现良好的业绩起步,为全年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此过程中,尤其是在贷款营销过程中,风险防控和合规管理至关重要。“开门红”期间,如何持续加强合规管理,把风险防控落实到每个条线和每名员工?如何把好贷款质量关,做好客户评估?如何及时化解风险,切实保障金融服务不断档、不掉线?围绕上述问题,《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积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风险防控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稳定和发展,“开门红”期间做好风险防控至关重要。
“我们要以安全稳定为底线,防范化解风险,实现高质量的‘开门红’。”山西繁峙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晓明在该行召开的2025年“首季开门红”动员大会上表示。
湖南花垣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琰在该行召开的2025年“普惠金融开门红”竞赛活动启动大会上要求,“开门红”及全年要加强合规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坚决管住源头,同时要防范化解风险,持续提升资产质量。
山西朔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的过程中,该行始终坚守风险底线,强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同时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监测预警,提前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风险可控。同时,该行还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合规培训和警示教育活动,增强员工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做到依法合规经营。该行还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对业务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风险漏洞,为业务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谈及山西云州农商银行风险防控的举措,该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是持续绷紧安全经营这根弦,把安全防控、案件防控、风险防控等落实到每个条线和每名员工,持续加强合规管理;二是定期召开案防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风险防控形势,结合典型案例,研判案防形势,确保案防工作与经营管理同步谋划、部署、推进和落实;三是通过分层级培训,强化员工对合规制度的深度学习与准确理解,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加强对员工行为的动态化管理、网格化排查,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江苏赣榆农商银行则不断优化内控管理,推动服务质量提升。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对潜在风险进行及时识别、评估和处置,确保各项业务合规开展、风险可控。
中小银行须坚持合规要求
“开门红”期间,为了获客、抢占市场份额,部分银行通常会通过降低贷款审批门槛、放宽贷款审批条件等,来实现增加贷款“销量”这一目标,而这会引发诸多风险。
在《深耕小微》公众号主理人、中国早期小微金融从业者王志辉看来,上述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银行放松风险控制尺度,将原来卡住的贷款因“开门红”而放入,如资产负债率高、贷款家数偏多、网贷及信用卡透支较多的客户。二是银行放松合规要求,将客户用于购房、投资股市等明显不符合监管合规规定的贷款予以放行。三是银行放松客户来源要求,有的银行在“开门红”期间对贷款发放设定一定的指标,导致基层员工因业绩压力主动与中介寻求合作。期间,中介包装贷款极可能大举进入银行,进而会引入大量信用风险乃至员工道德风险。
台州银行风险管理部原总经理、民生银行台州分行原副行长陈威海表示,当前,客户扩张和投资需求减弱,银行新增贷款主要来自于同业“互挖墙脚”,客户贷款需求不会因为银行的“开门红”而培育起来。年末、年初反而是客户资金回笼后还贷的季节,“开门红”突击资产业务等于是逆季节作业。
对此,陈威海建议,一方面,中小银行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坚守风险底线,比如坚决杜绝与中介合作、坚持平时的风控尺度和标准、坚持合规要求;另一方面,中小银行要提升营销管理能力,包括对“开门红”营销过程督导,明确业务发展方向,避免四处出击、盲目作业,对访客进行管理等。
“当基层拥有较强主动获客的能力时,就可以不用为了达成业绩指标而人为降低标准,这样在准入时就能相对更好地控制风险。”陈威海说。
王志辉认为,管理小微业务风险必须重点放在管理员工上,管理员工就是管理员工的人性,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性管理体系。同时,小微资产业务发展是一场马拉松赛,不需要用“开门红”来突击业务。当每天都是“开门红”时,营销问题、风控问题、合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