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山东微山农商银行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纪实
一排排西红柿种植大棚在田间整齐排列,一串串西红柿或红或绿在藤蔓间若隐若现,个个圆润饱满、晶莹剔透,农户们穿梭其中将西红柿采摘、分拣、装箱、运送,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这是近日记者在山东微山县昭阳街道渐口新村的田间地头看到的景象。
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的不仅有农户,还有微山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他们实地探访农作物的生长收获情况,了解农户资金需求,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将暖心的金融服务、精准的金融支持送到农户身边,助力广大农户实现“沃土生金”。
“汪经理,我种的西红柿熟了,您有空来大棚看看。”一大早,微山农商银行彭口闸支行客户经理就接到西红柿种植户种大哥的电话。
种大哥是渐口新村西红柿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多年来,他带领合作社从一个小规模的家庭农场,逐步发展成为集种子、瓜果蔬菜种植购销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凭借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合作社在西红柿种植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合作社成员们辛勤劳作,将一颗颗红彤彤的西红柿变成了致富的希望。
然而,随着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短缺成为其发展瓶颈。从购买优质种苗、化肥农药到建设现代化的种植大棚、引进先进的灌溉设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了解到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后,微山农商银行迅速行动,客户经理第一时间上门对接,深入大棚实地考察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情况。详细了解西红柿的种植规模、市场前景、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信息,为制定个性化的贷款方案提供了依据。
很快,100万元授信贷款资金便顺利到了合作社账户,同时还享受了优惠利率。“农商银行的贷款资金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贷款流程简单,解决了合作社的资金缺口问题,降低了经营成本。”在获得资金支持后,种大哥向记者如是说,“这笔贷款不仅为合作社带来了资金上的支持,更增强了合作社成员们的发展信心。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我们得以顺利引进新品种,提升种植技术,为农户们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种苗服务。”
正是在微山农商银行的贷款支持下,该合作社迅速采购了所需的物资和设备,扩大了种植规模,提高了生产效率。看着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合作社成员的脸上。“在合作社逐渐壮大的过程中,离不开微山农商银行的帮助。”种大哥感慨地说。
在种大哥这样的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下,村里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共同见证一颗颗鲜红的果实让农民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渐口新村不断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力度,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聚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特色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迈进,实现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带动广大农民增产增收。
近年来,微山农商银行以助力打造“一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打造“全生命周期”西红柿产业体系,西红柿正逐步成为推动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55万户、金额71.89亿元;累计发放乡村振兴特色贷款2.11万户、金额38.77亿元。
为更好地助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微山农商银行充分结合各村实际,坚持“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分区划片”的原则,积极推行“客户经理驻村办公”,统一为客户经理制作驻村办公工作牌,标注办公时间地点,在便于服务的中心地带设立办公服务点,面对面、多频次营销;在人流密集区及村委公示栏公示驻村客户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在各村群发放电子名片等详细信息,让村民充分知晓、方便办理各类金融业务;全力打造“支行行长—客户经理—柜员”三级联动服务营销体系,全方位、多角度为村民提供金融服务,力求金融服务无死角、金融营销全覆盖。
同时,聚焦信贷投放,微山农商银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现快速审批,让种植户的生产经验与银行的金融支持充分融合,发挥“1+1>2”的多赢效果。截至10月末,该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111.87亿元,较年初新增9.0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81.96亿元。
(通讯员卜娣娣对本文亦有贡献)
银行客户经理来到西红柿大棚了解客户种植和资金需求情况 微山农商银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