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金凤丽
【农村金融时报】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辖内平湖农商银行以一系列举措赋能民营中小企业增信,不断释放民营中小企业经营活力,为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民营企业(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255.87亿元,比年初增加16.93亿元,增幅7.09%。
为深化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以信增信,平湖农商银行联合平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质信贷”金融产品,将企业质量信用“软实力”转化为融资资信“硬指标”,引导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增加对信用好、有市场、有效益的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企业纾困增效。并创新推出“共富·房抵贷”,建立房产二次抵押融资模式,解决民营中小企业因抵押物不足、担保物缺失造成的融资困难,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共富·房抵贷”余额1.35亿元。
同时,平湖农商银行加强与政策性、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作深度,加快探索、创新和拓展新型融资担保方式,助力民营中小企业通过个性化、专业化抵押担保物获得融资,共与2家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支持317家企业获得贷款余额7.3亿元。大力推广“浙里担”“政银担”业务,形成省市县协同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服务体系,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优惠担保费率、实行财政贴息等一系列政策,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浙里担”贷款余额13.41亿元、“政银担”贷款余额12.8亿元。与嘉兴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科创企业专属担保产品“科创保”,由政府、担保公司和银行按比例承担风险,为民营科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科创保”余额1000万元。
此外,平湖农商银行深入实施民企融资畅通工程,推动服务提升。该行着力推进民企授信流程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三减工程”,建立民企金融服务授信清单、授权清单、尽职免责“三张清单”,并通过门户网站、网点张贴等方式进行公示,适当下放审批权限,明确授信办理条件、材料、环节,实行限时答复制,精简部分信贷产品申报材料、简化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并完善刚性、清晰的尽职免责清单,并对内公示;保证民营企业依法公平享受金融服务,不随意抽贷压贷。企业线下贷款办理时限缩减至3个工作日;企业线上贷款业务从受理到放款时限缩减至1天;个人贷款业务缩减至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