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12月02日 > 总第661期 > A3 > 新闻内容
农村中小银行多点发力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介绍了2023年农村中小银行在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农合机构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3.07%;绿色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9.7%;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09%。

今年以来,不少农村中小银行继续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力,强化顶层设计,多点发力优化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强化顶层设计

深入挖掘信贷需求

《报告》指出,2023年,在科技金融方面,农村中小银行着力构建良好金融服务生态,切实增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在绿色金融方面,多措并举支持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在普惠金融方面,持续下沉重心,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养老金融方面,从养老金、养老服务、养老产业等方面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在数字金融方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渠道、数字化风控、数字化产品为切入点,提升获客能力、网点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不少农村中小银行继续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记者近日从湖南省农信联社获悉,该联社印发《湖南农信系统关于深入推进“五大行动”高质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深入开展普惠金融质效提升行动,实现普惠信贷扩总量、优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创特色、成优势;稳步加大对12条重点产业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全面助力美丽湖南建设;做好养老产业配套金融服务,更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金融需求;开展数字金融转型升级行动,加快数字功能改造,强化数据平台建设等。

“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本地农村中小银行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通过省联社层面发布纲领性文件,一方面能够为本地农村中小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高效指引,做好系统化工作安排,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其他省份进一步落实做细“五篇大文章”形成示范效应。

与此同时,不少农村中小银行持续深入挖掘信贷需求,优化各项金融服务,奋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例如,广东郁南农商银行通过与郁南县人民政府签订《金融支持郁南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挥政银合力,推动郁南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对金融科技的应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优化金融服务,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广西贵港农商银行创建“绿色信贷示范支行”,重点支持低碳、环保项目,提供综合化、特色化的绿色金融服务,将信贷资源向环保、节水、节能、新能源、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倾斜。山东成武农商银行积极打造“金融+养老”与“养老+金融”的多场景生态圈,丰富和创新养老金融产品,优化养老金融服务体验。为缓解“三农”主体、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广东清新农商银行联合清新区政府以及粤财担保公司创新“政府补助+银行信贷+贷款保险”的“政银保”模式,切实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发挥自身优势

持续深耕本地市场

为打通信贷投放堵点卡点,近期国家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出台了诸多支持政策。例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的工作机制。随后,多家农村中小银行积极响应,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多举措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落细。

例如,云南省农信联社明确,要充分发挥队伍、网点、品牌三大优势,迅速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聚焦“两张清单”确保服务“快通”、资金“直达”。上海农商银行强化银政对接,向上对接政府部门,向下对接园区企业,共同服务好小微企业,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尽快见真章、见实效。深圳农商银行通过政企联动、深入园区、优化流程等方式,积极对接市场主体,了解市场需求,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落到实处。

“农村中小银行可根据过往积累,针对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要求梳理好中小微企业需求的相关名单,结合‘尽职免责’等关联机制,在内部强化人员培训,做好跨部门统筹。”苏筱芮表示。

谈及农村中小银行如何依据自身优势继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田利辉表示,应发挥其地方法人优势,继续下沉服务重心,强化农村及边远地区“最后一公里”的金融服务覆盖。

“农村中小银行应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生态,增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多措并举支持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从养老金、养老服务、养老产业等方面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加大科技投入,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渠道、数字化风控、数字化产品为切入点,提升获客能力、网点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田利辉表示。

苏筱芮表示,金融“五篇大文章”涵盖业务类型丰富,农村中小银行可系统化制订“五篇大文章”相关的行动计划,注重“大文章”之间的协调联动与齐头并进,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做好重点路线及人员职责分工,再结合外部反馈不断优化迭代。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农村中小银行应利用地理和业务优势进一步细分、深耕本地市场,提供与当地经济环境更加契合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并加强与地方政府、非金融机构公司、行业协会等的紧密联系,营造良好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环境;另外,还需制定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措施,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提高资产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