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11月18日 > 总第659期 > A8 > 新闻内容
建行陕西省分行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型企业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生产车间塔吊高悬,机器轰鸣,工作人员有条不紊,专注于每一个动作……走进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钛股份”)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一批批钛材、锆材、特种金属等工业材料新鲜出炉。

据悉,宝钛股份是中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已成为宝鸡地区钛及钛合金产业链的龙头企业。自2022年以来,建行陕西宝鸡分行运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为宝钛股份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了该公司为上游中小链条企业支付结算的难点和资金周转的痛点,优化了公司账期,有力支持了企业发展。

近年来,建行陕西省分行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供给,推进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型企业,聚力推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末,该分行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客户4200余户,贷款余额近400亿元。

支持钛产业链提升竞争力

今年,为进一步支持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陕西省制定《陕西省培育千亿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

记者了解到,建行宝鸡分行以此为契机,探索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实现科技型企业全链条覆盖。截至9月底,该分行围绕30余家“链主”核心供应商推出“脱核链贷”产品,解决了中小企业订单融资阶段3000万元以下的融资需求,今年累计为5户钛企提供贷款超1亿元。

“当前我们的钛材加工综合能力从1万吨提高至3万吨。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建行对我们的授信额度也逐渐增加,从5亿元到目前的13.6亿元。”宝钛股份财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建行的金融支持下,宝鸡市众多钛企专心耕耘,生产的300多个品种、5000多种规格的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新能源、化工、医疗健康等领域,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宝鸡全市1000余家钛企业中,建行已为其中700余家提供金融服务。截至9月末,建行宝鸡分行钛产业链客户贷款余额超11亿元人民币,跨境收付结算超5700万美元,结售汇量近3500万美元。

创新贷款模式

成立于2004年的陕西海舵铁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舵铁路”)主营铁路机车配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凭借较高的研发水平和技术优势,生产的车钩产品近年来吸引了稳定合作,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6%。在企业迅速发展、订单纷至沓来的同时,经营成本随之上升,原材料采购等经营周转更需要资金支持。

建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聚焦客户科研人员众多,名下拥有1项发明公布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实际情况,通过质押专利权成功为海舵铁路提供了150万元科技人才贷款,不仅解决了海舵铁路的经营周转需求,还为其争取到较低贷款利率,节省了融资成本。

据悉,专利权质押贷款模式由陕西省分行与西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共同创新推出。该模式采用建行创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内部评估工具,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定期公布的专利许可数据为支撑,从专利的技术价值、法律价值、经济价值等各项核心要素出发,对专利价值进行科学评估,有效提升评估效率,为企业节约评估费用。同时,西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给予企业一定的贷款贴息,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陕西西慕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也是该模式的受益者。经过多年发展,该企业已成为陕西省大型铭牌、设备面板生产制造商之一。近期,建行陕西西安高新区支行成功应用知识产权质押为其提供220万元科技金融贷款,大幅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建行陕西省分行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以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