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作为当地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湖北孝感市分行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为己任,运用政策性金融手段,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2022年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贷款240.31亿元,贷款净增163.54亿元,贷款规模连续实现了300亿元、400亿元的跨越,各项业务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24年9月末,全行贷款余额426.78亿元,在孝感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增强“桥梁”和“引擎”作用
农发行孝感市分行坚定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着力增强政策性金融“桥梁”和“引擎”作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城市发展的能级水平。
农发行孝感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分行积极支持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的增储和轮换业务开展,全力做好粮食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2022年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粮油贷款11.82亿元,支持企业购进粮食9.93亿斤,持续擦亮“粮食银行”金字招牌。
在用好各项差异化政策,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该分行2022年以来累计投放精准帮扶贷款62.03亿元,接续累计投放巩固衔接贷款72.87亿元,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在全力支持路网、电网、农房、数字乡村、农村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22年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贷款161.16亿元推进建设宜居、宜业乡村;累计投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70.07亿元,支持孝感市奥体中心、大悟县中原突围纪念馆等一批重要民生项目;累计投放城乡一体化贷款71.7亿元,助推公共交通、管网管廊等联通城乡;累计投放农村路网建设贷款19.39亿元,助力全市“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县乡道路升级改造。
同时,该分行积极服务“两藏”战略,聚焦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围绕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产业链示范基地建设等领域,累计投放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21.27亿元,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低效土地高效利用等重点项目建设。
此外,该分行围绕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累计投放长江大保护贷款51.84亿元,其中水利建设贷款30.53亿元;支持11个项目,助力长江流域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累计投放33.34亿元持续加大县域水网、农村供水等水利基础设施支持力度,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2022年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中长期贷款221.33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中长期贷款余额390.67亿元,占比91.54%,较2022年初提升6.69个百分点,贷款的稳定性和财务的可持续性增强。
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农发行孝感市分行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引导更多政策性信贷资金流向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领域,为建设金融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该分行全力服务农业科技自立自强。2024年,该分行审批1笔农业科技贷款、金额3.2亿元,实现了在科技金融方面,客户“量”和“质”的突破。
该分行专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江河湖库污染防治、光伏等清洁能源低碳转型五个重点领域,营销支持一批环境、社会效益好的优质绿色项目。2022年以来,该分行支持绿色项目51个,累计发放绿色贷款130.25亿元;截至9月末,绿色信贷余额181.66亿元,占比42.57%。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支农支小’的作用,市、县两级联动,深入企业一线实地宣传特色金融产品、惠农惠小帮扶政策以及‘绿色通道’支持范围。”农发行孝感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以来,该分行向28家普惠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51亿元,其中新营销客户11家,发放贷款0.51亿元,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在聚焦农村民生短板方面,该分行积极参与农村养老“补短板”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持续改善乡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医养结合、农文旅结合服务养老金融质量,让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此外,该分行依托农发行现有线上办贷系统,做好“小微智贷”、粮食信贷业务数字化等推广工作,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为企业开通“7×24小时”网上银行、农民工工资批量代付等业务,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将数字金融落到实处。
(通讯员汪沉、陈柏成、杨虎翼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