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智慧农业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就《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制定有关情况进行解读时表示,将充分运用多种资金渠道,谋划实施智慧农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支持将智慧农业项目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鼓励引导金融机构、社会投资等有序参与智慧农业建设。
智慧农业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而带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链发展,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银行在服务智慧农业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银行应加大对智慧农业相关项目的资金倾斜。对于《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加快技术装备研发攻关、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健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提供专项贷款支持,助力其顺利推进;为技术装备研发企业提供专项研发贷款,给予优惠利率和合理的贷款期限;设立智慧农业引领区建设基金,以股权或债权等方式参与项目投资;为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其日常运营和业务拓展等。
其次,银行可以积极参与智慧农业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智慧农场培育等智慧农业项目的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银行可以将相关智慧农业项目纳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库,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使得相关项目能够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这样有助于推动智慧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拓展和示范带动等一系列行动顺利开展,促进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再次,银行需针对智慧农场、智慧牧场、智慧渔场等不同类型的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开发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对于智慧农场,要充分考虑农作物生长周期、土地规模、种植作物种类、农产品销售渠道等因素;对于智慧牧场,则需重点关注牲畜养殖周期、养殖规模、肉类及副产品加工销售情况;对于智慧渔场,要留意鱼类等水产品的养殖周期、养殖水域情况、水产品市场特点。
最后,银行还需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及科研院校等多方的合作。通过与政府部门协同推进智慧农业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及时了解政策动态和项目需求;同时,与农业企业、科研院校等合作,共同探索智慧农业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进而推动智慧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