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9月30日 > 总第653期 > A3 > 新闻内容
加大银担合作力度 深耕龙江沃土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访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信贷部总经理杨大昕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发展成果突出。2023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557.64亿斤,占全国11.2%,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近年来,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不断推出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逐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金融产品体系,支持黑龙江省农业发展。

与担保机构合作,对银行深耕涉农业务有哪些促进作用?如何满足农户等涉农经营主体信贷资金需求?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个人信贷部总经理杨大昕。

记者:贵行与黑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银担直连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担保信息的高效流转和优化配置,提高双方协同效率和经营效益。与担保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对贵行深耕涉农业务有哪些促进作用?

杨大昕:从业务广度上来说,依托农担机构强大的担保能力和业务网络,可以迅速在区域内导入农贷客户,形成规模化发展。

自2021年与黑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合作以来,我行开展业务的区域逐步扩大,2022年主要在通河、桦川、肇东等区域开展业务,2023年扩展到嫩江、虎林、建三江、富锦、齐齐哈尔等区域。截至2024年8月末,我行已在省内10个地级市、22个县域开展业务,累计投放农担模式贷款4484笔,累计投放贷款21.55亿元。

2024年以前,我行主要围绕种植类客户开展业务,种植类客户占比在90%以上。今年,我行不断扩大与农担机构的合作深度,对养殖、农资、农贸、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等客群进行深耕。

通过银担双方整合资源,可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形成金融服务合力,触达种植、养殖、粮食加工等更多领域,进一步深耕龙江沃土。

我行通过搭建与农担机构互联互通模式,实现双方产品互认、客户互荐、保函推送、合同传递,银行贷款业务与涉农担保项目可以在不同节点及时交互,通过担保信息的高效流转和优化配置,提高银行与农担机构业务协同效率和经营效益,形成数据驱动、融合发展、联创共享的银担合作新生态。

记者:农户等涉农经营主体的信贷资金需求普遍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贵行如何高效满足这部分客户的信贷资金需求?

杨大昕:为满足农户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信贷资金“短、小、频、急”的普遍需求,我行成立了柔性农贷团队,由分行零贷主管行长带队,多个业务部门负责人主动拜访黑龙江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及下辖十余家地市级分公司,统一风险理念,了解客户需求,解决业务痛点难点。同时,各支行积极参与业务营销,组建了11支农贷业务小分队,不畏困难、不辞辛苦,业务服务范围覆盖全省主要粮食种植区,最大业务服务半径达800公里,最远端到达抚远市。

同时,我行及时总结业务经验,并结合支行网点无法触达客户所在地的情况,不断加大农贷业务科技赋能,在总行大力支持下,研发并投产移动PAD端业务线上化作业功能,初步搭建起线上化农贷业务模式,为农贷业务搭建更高效、更敏捷的发展阶梯。

此外,我行通过移动PAD实现展业,打破原有物理空间壁垒,实现远程贷款资料线上化传输,为农户提供高效、务实、严谨的贷前调研、业务初审及办卡发卡一站式金融服务,使农户可以足不出户地办理贷款,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升了光大银行在当地的品牌形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