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5月20日 > 总第634期 > A4 > 新闻内容
农行甘肃白银分行 行动有方向 努力做文章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农行甘肃白银分行坚守“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定位,围绕全市经济发展部署,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加大金融供给,落地落细金融“五篇大文章”。

让科创企业融资更便捷

“我们主要生产各类调和润滑油,今年计划提高产能,需要购进大量原材料,急需融资支持。农行白银分行1000万元‘科技e贷’解了我的资金难题。”据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企业——甘肃中科隆能环境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农行“科技e贷”的担保方式灵活,手续简便快捷。

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是社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相关企业金融支持,是国有大行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行白银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为更好地支持辖内企业发展,我行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组建服务团队、下沉服务重心、细化服务内容,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努力实现科创企业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目前白银市高新技术企业共120家,今年一季度,我行已为20余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支持,融资总额8.37亿元。”

金融赋能绿色产业发展

“白银汇核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我行在电力行业的重点客户。目前,已向白银深部铜矿废石场100MW光伏发电项目授信3.9亿元,去年至今,已为其发放长期贷款3600万元。”上述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双碳”行动,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问题。

长期以来,农行白银分行紧紧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助力淘汰落后产能、绿色产业发展,加强绿色债券、绿色投行、碳金融等服务,积极对接辖内新能源企业、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河白银段河道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等,着力推动绿色信贷快速增长。截至今年4月末,该分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达13.82亿元。

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小微企业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行白银分行围绕当地工业产业布局,深入开展网格化扫街式银政企对接工作,通过进园区、街道和社区,深入了解客户融资需求,以“抵押e贷”“小微连贷”“供应链融资”等对公线上普惠产品为抓手,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采购原材料、扩大生产等信贷支持,同时,给予存量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扶持政策。今年一季度,该分行共向186户小微企业法人发放贷款2.03亿元。

靖远北部气候和土壤适宜种植枸杞、玉米等经济作物,伴随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使农民走上发展致富之路。永新乡卧牛村村民马占科说:“今年种植了500亩枸杞、玉米,在资金最紧缺时,农行给我贷款20万元,工作人员还上门为我办理贷款。”今年以来,该分行已累计发放“惠农e贷”11.9亿元。

同时,农行白银分行坚持构建强化数字赋能、线上线下协同的普惠金融发展模式,持续提高小微企业融资便捷性和可得性。截至今年4月末,全行普惠贷款余额16.58亿元,较年初净增2.44亿元。

在数字金融上不断发力

“数字金融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正成为促进创新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行从网点转型到丰富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在数字金融上不断发力。”农行白银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分行大力推广“智慧食堂”“智慧校园”“智慧党费”等互联网智能化服务,积极对接银企直联、银政平台、银校银医合作、水、电、气、暖、党费缴费场景,在辖内打造各类智慧场景84个,惠及4.01万人。今年一季度末,该分行互联网场景高频客户数达2万户,服务民生成效愈加明显。

数字金融也激发着乡村振兴的潜力。农行白银分行依托中国农业银行农银“惠农云”平台,今年一季度,成功为景泰团结农牧专业合作社发放“智慧畜牧贷”200万元。智慧畜牧场景不仅有效解决了经营行对活体抵押物监管难问题,还帮助解决了银行与养殖主体信息不对称、规模化畜牧养殖主体融资难等问题。截至目前,全行已累计投放“智慧畜牧贷”1852万元。

(通讯员曾文珍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