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5月20日 > 总第634期 > A1 > 新闻内容
央行:增加民营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下阶段,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报告》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等主要精神,根据新形势、新情况,并结合中长期金融供需格局作出一些新表态和部署,成为下一阶段引导金融支持实体和影响市场走势的风向标。

保持普惠金融较强支持力度

《报告》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流向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经济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其中,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在发挥货币政策结构优化作用方面,保持普惠金融较强支持力度。《报告》提到,人民银行积极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扶贫再贷款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展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支持乡村振兴。继续引导10个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运用好再贷款等工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650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为1172亿元、再贴现余额为5991亿元。

《报告》显示,3月末,民营经济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7%,占各项贷款比重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授信户数同比分别增长20.3%、7.5%,3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36%。

在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方面,《报告》提到,人民银行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加大对粮食安全、设施农业、乡村产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资源投入。指导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涉农信用信息整合,拓展数字化管理工具运用,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更好满足乡村振兴领域多元化融资需求。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票据,拓宽涉农领域直接融资渠道。3月末,涉农贷款余额60.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用好贷款支持工具

《报告》指出,下阶段,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这意味着在当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水平偏低的形势下,货币政策将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三季度MLF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均有可能下调,将引导两个期限品种的LPR报价跟进调整,进而带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同时,LPR报价下调带动贷款利率下行,也将为今年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方面,《报告》指出,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好存续的各类专项再贷款工具,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落地生效。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推动畅通民营企业信贷、债券、股权融资渠道。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增加民营和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

“后续,预计人民银行将继续调整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新设、存续和存量的工具额度,叠加专项考核评估,引导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我国经济企稳向好、新旧动能转变和风险有效化解。”温彬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