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力辉
【农村金融时报】
近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分行累计投放贷款超400亿元。其中,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40.07亿元;投放农地贷款48.83亿元;投放农业科技贷款18.58亿元;通过小微智贷平台“北大荒场景”资金供应链订单种植贷模式,投放贷款7.13亿元,支持土地托管面积68.54万亩。
助力“粮田”变“良田”
在讷河市二克浅镇富乡村“旱改水”项目现场,农发行讷河市支行副行长姚铁钢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将旱田改造为水田,是耕地提质改造的有力举措。低产旱地改造成高效良田,可以极大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水田面积和优质水稻产量,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实实在在的惠民利民工程。”
据讷河市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福双介绍,在农发行的贷款支持下,公司统一流转当地农村集体土地,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同时,该公司与北大荒农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由农服集团负责开展高标准农田托管种植全流程作业,聘请专业农艺师、农机师,雇佣当地种粮户,成立专业化种植团队,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供苗,进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保证丰产丰收。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流转农村集体土地313宗,面积7620.65亩,实施“旱改水”工程总建设规模为570.73公顷。项目实施后,可新增粮食产能173.5万公斤。
推进高产标准农田建设,是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升粮食产能的关键。
农发行齐齐哈尔市分行与农发行讷河市支行共同成立农地贷款营销专班,高频对接地方政府,共同签订《2023年至2025年政策性金融支持整县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合作协议》。
农发行齐齐哈尔市分行行长贾伟韬告诉记者,农发行拟投放贷款18.58亿元,通过“提升耕地产能+扩大耕地面积”的“2+2”模式,即“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20万亩、旱田水肥一体化42万亩”+“全域土地整治(撤屯并村)0.4万亩、未利用土地整治补充耕地0.42万亩”,助力讷河市政府建设高标准农田62.82万亩,最终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增加农田面积、完善田间设施、增强抗灾能力、优化生态环境、强化后期管护、实现政银共赢等7个具体目标。
助企业抢抓农时
近日,农发行宁安市支行向黑龙江牡丹江市宁安市泽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助力该企业抢抓农时开展鲜食玉米播种。
“我公司于2022年与农发行宁安市支行建立信贷关系。我们的主要业务是鲜食玉米种植及销售,每年必须抢在4月中旬开始播种,播种期仅一个月时间。在三个月的玉米生长期内,要实施植保、施肥作业,然后就是收割、苞衣除须、筛选、销售,整个过程资金需求量很大。2022年、2023年,我们先后向农发行宁安市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600万元,用于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所需流动资金。今年3月份再次申请贷款1000万元,当月就实现发放。”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黄明海介绍说。
农发行宁安市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高办贷质效,该支行积极与上级行沟通协调,市县、前中后台形成办贷合力,紧盯业务流程,节省办贷时间,优化办贷机制,实现当月申请、当月审批、当月发放,跑出全力服务普惠小微企业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