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2月05日 > 总第620期 > B3 > 新闻内容
吉林桦甸农商银行 全力推进零售转型 为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0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田耿文 通讯员 王新江

【农村金融时报】

一直以来,吉林桦甸农商银行坚持“农民致富的银行,微企成长的银行,居民兴业的银行”市场定位,扎根地方发展,全力推进零售转型,为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截至2023年末,该行各项资产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零售个人存款连续三年实现10%以上的增长,贷款规模继续稳居县域第一名,零售贷款超过12.5亿元。

存款入局

从最熟悉的领域切进零售转型

该行坚持零售转型导向驱动,出台相关细则,明确将零售存款作为营销的主方向,在绩效工资奖励上倾向于零售低成本资金组织。

该行还坚持零售转型与主题银行组队发展。目前,桦甸农商银行建有文艺银行、书香银行、女子银行三家主题银行,依托各自的经营定位,锁定不同层级的零售客户群体,通过给客户建档、分层,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建立零售客户储备库。

另外,该行坚持零售转型嫁接场景营销,积极融入居民生活,打造不同生态营销场景。以该行打造的“田园牧歌·温馨小菜园”生态场景为例,由于贴近生活,牢牢抓住了零售客户心理,仅此一项就锁定超3000万元零售个人存款。

渠道布局

在最关键的环节嵌入零售转型

桦甸农商银行建立纵深的金融服务渠道,“零距离”才是渠道的意义所在。该行在原有乡镇网点的基础上向下延伸,在全市118个村屯建立122个助农服务站,免费提供小额取现、查询、缴费等服务。同时,为进一步填补空白点,该行以驻村干部为轴,发扬“挎包精神”,及时抓取反馈最基层的客户诉求。

该行还搭建闭环的线上渠道,积极组织市区各网点开展周边“一公里营销”活动,依靠自身的手机银行、网银、POS机、聚合支付等电子产品,构建起银超、银企、银商零售对接,通过聚合支付的“收”功能笼资金,手机银行、网银的“传”功能流动资金,账户的“管”功能统筹资金,实现零售资金渠道闭环运营,截至2023年末,该行闭环沉淀低成本资金3.35亿元。

在“提质增效”理念驱动下,该行通过市场调研,对两个低效网点进行整合撤并,对三个臃肿网点进行转型瘦身,通过“智能机具+人工指导”模式,进一步畅通服务渠道、结算渠道、营业渠道,逐步推动零售转型向轻型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贷款解局

在最核心的领域推进零售转型

该行立足“三农”,面向小微企业,坚持小额零散、安全效益的原则,将信贷资金重点倾斜到家庭种植养殖业及资产规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

对大额贷款,该行实行收紧战略。对存量大额贷款采取“总量控制,逐步压缩”的策略。对新增大额贷款进行严格管控,风险管理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则审慎审批。

该行还依托数字产品增量扩面,通过“整村授信”工程,积极拓展客户“白名单”。同时,充分利用新研发的“吉信农e贷”“吉信e消费”等线上产品,对资产规模在2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小微企业进行流动资金零售专贷,进一步调结构、优组合、降风险,持续推动信贷质量提升。

下一步,桦甸农商银行将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转型发展,重点做好零售转型人才队伍培养,打造一支会营销、懂转型的专业队伍。同时,全力做好产品研发工作,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在差异化客户中实现产品精准配置,满足客户金融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