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湖北远安农商银行 探索“金融+政务”服务新模式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路钰琪报道 近年来,湖北远安农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政务”服务新模式,全面深化与远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形成服务民营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新合力。
据悉,该行利用农商银行点多面广的优势,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设立全县首家营业执照代办和年报指导服务站,搭建“一站式”免费帮办代办服务,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营业执照办理、执照年报年检、银行账户开立、工资代发等各项服务,充分满足群众“就近办”“多点办”的需求。自“一站式”帮办代办服务开展以来,远安农商银行全面推广营业执照“1+4”金融服务模式,目前已办理营业执照56户,利用“创业贴息贷”“荆楚小康贷”等拳头产品提供信贷支持50户、金额1225万元,拓展对公账户34个,沉淀低成本资金262.39万元。
浙江永嘉农商银行 促进银村互动互联 奏响乡村振兴曲
本报讯 记者王爱静 通讯员邢琬悦报道 “农商行的‘强村产业贷’真是雪中送炭啊,这下工人们有钱回家过年了。”浙江永嘉大若岩镇藤溪村的应书记笑着说。
年关将近,应书记却为村内3A级风景区改造项目工程的结款而发愁。浙江农商银行系统永嘉农商银行共富专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对接藤溪村村委,多次进村开展实地考察,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最适配的贷款方案,最终向村委推荐了该行的“强村产业贷”。但申请“强村产业贷”,需经村民代表同意,该行共富专员应邀参加了藤溪村村民代表大会。会议上,共富专员向村民代表们详细介绍了“强村产业贷”产品,很快与村民代表达成合作共识。会议结束后次日,该行成功为藤溪村发放80万元贷款资金。
一直以来,永嘉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坚守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营定位,持续将金融服务送到农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通过银村互动互联,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嘉”速度。
浙江临海农商银行 强化技能人才金融保障
本报讯 记者王爱静 通讯员周海英报道 王露蒙母女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根草编”的传承人,在浙江台州府城紫阳街经营一家“岭根草编”工艺馆,以草编工艺品销售为途径,向往来的各地游客展示非遗技艺,带领着学艺村民把常见的灯心草变成富民“生金草”。
了解到王露蒙母女的草编工作室由于前期门店装修等投入,资金周转存在压力,综合考量“岭根草编”的文化属性和传承人的技能特长,浙江农商联合银行辖内临海农商银行携手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其办理了技能共富贷,并申请了全额贴息,两项政策红利叠加后,50万元贷款可免息3年。
为进一步解决技能人才融资难、融资慢和融资贵等难题,临海农商银行面向临海区域内的技能型人才、创富型企业、共富型产业定向推出“技能共富贷”系列产品,用于解决其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和日常周转等资金难题。消费性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生产经营性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并根据工匠技能要素按市级、省级和国家级进行分级优惠利率发放。
此外,临海农商银行与临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三方党建联建,成立22支“心泉”志愿服务队,深入排摸辖内技能创富型企业和技能人才情况,以农村、社区、园区为单位建立“共同富裕”金融网格,做好精准服务。
广西大新农商银行 精准扶持养殖户 金融服务送到家
本报讯 记者韦秋莹 通讯员罗燕南报道 多年来,广西大新农商银行践行“服务三农”初心,贯彻落实“金融为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服务理念,大力扶持当地养殖产业发展,针对从事生猪养殖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创新推出“金猪贷”特色金融产品,将信贷资金精准“滴灌”生猪养殖户,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2023年,该行贷款支持养殖户676户、金额6338万元。
近日,大新县徳利来养殖合作社在广西大新县榄圩乡康谭村举行了2023年度分红仪式,大新农商银行金融专员紧抓契机,在仪式上积极向该合作社的50多户养殖户宣讲惠农惠民金融产品,当日派发金融知识宣传册近200份。
下一步,大新农商银行在持续做好信贷支持养殖产业发展的同时,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推动金融知识宣讲工作常态化,进一步贴近农户现实需求,针对性进行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惠民政策宣传,将金融惠民政策送到群众手中,将“金融暖民”服务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河南淇县农信联社 “金燕人才贷”助人才“落地生根”
本报讯 记者王松 通讯员罗一清报道 “最近想把婚房装修一下,但由于买房后资金周转有压力,所以装修资金一时难以到位。在县委组织部组建的第二届高层次人才群里,我了解到农信社的‘金燕人才贷’政策,便与客户经理联系,客户经理当天就给我放了15万元贷款。”在河南淇县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张海(化名)十分感慨地说。
据了解,在淇县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河南淇县农信联社创新推出“金燕人才贷”产品,为淇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高层次人才、遴选的“朝歌人才”,经国家、省、市认定的其他人才以及人才任职的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与传统授信模式不同,“金燕人才贷”将人才属性放在第一位,旨在解决高层次人才有智无资的问题,重点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创造。“与普通贷款相比,‘金燕人才贷’具有高额度、低利率、高抵押率、流程简化等优势。”淇县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金燕人才贷”包括经营类、消费类及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涵盖创新创业、日常消费等全方位金融需求,个人贷款利率执行LPR利率,企业贷款利率仅在LPR利率基础上上浮280个基点。
据悉,该联社以“精准、便捷、高效”为服务理念,畅通申贷渠道,安排专人加入县委组织部组建的高层次人才群,定期推送人才贷政策,坚持“第一时间受理调查、第一时间审查审批、第一时间发放贷款”,开通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全面落实限时办结制,贷款办理提速增效。截至目前,该联社已为23位人才发放437万元贷款,帮助人才解决资金难题。
“人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银行,我们将强化担当使命,为广大人才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让‘人才’这一‘无形称号’变得更有金融价值,有力保障在淇人才创新创业、生活消费,同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落户,为淇县的快速发展积极贡献农信力量。”淇县农信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