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1月29日 > 总第619期 > B1 > 新闻内容
浙江禾城农商银行 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更多企业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爱静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禾城农商银行不断探索和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以金融活水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通过专利贷到款,不仅利率低,而且速度快,有效帮助我们开拓市场和新产品研发。”嘉兴市大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云峰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嘉兴市大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取暖器电机、换气扇电机、罩极电机等。近年来,该公司积极创新研发、开展技术成果转化,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该公司取得商标3项、专利29项。

前不久,该公司因账款回笼不及时,造成资金链紧张。禾城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协同走访中了解到企业资金困难,向该公司推荐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产品,为该公司发放贷款900万元,并在利率上给予优惠,保证了该公司资金的连续性。

禾城农商银行公司金融部负责人吴斌向记者说:“通过专利权质押贷款可以充分释放企业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让无形资产变为流动资产,同时让企业享受政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往往受制于轻资产、无抵押等因素,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通过专利、商标等多种知识产权要素,全面评估企业授信额度。

“我们积极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获取并完善科技型企业及拥有专利权的中小微企业名单,结合我行‘共富大走访’活动,由客户经理‘一对一’主动上门服务,深入了解企业成长特性、经营特点,精准挖掘金融需求,匹配合适的信贷产品。”吴斌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为不断探索和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盘活”企业专利,让不少企业把“专利”变为“红利”,禾城农商银行还积极参与由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组织的知识产权服务推进会、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详细了解企业融资过程中的难点,“一对一”制定专属融资方案,畅通“知产”变现渠道,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更多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该行共为93家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贷款余额18.43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