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通讯员 陈燕
【农村金融时报】
“趁墟”是茂名独特的市井文化。2023年以来,广东茂名农商银行以“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为抓手,畅通融资渠道,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电白沉香墟和疍家墟等样板墟建设,以金融活水推进“百墟千村振兴计划”,助力茂名实施“百千万工程”。
推进专班运行 机制建设有“策”
以深入开展“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活动为契机,茂名农商银行成立工作专班,并将专班设在普惠金融部“三农”中心,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市场调研、业务指导、沟通协调、信息宣传等工作,持续开展现场指导、考核考评、检查监督等,对基层支行“户户通”工作落实情况等进行督导推进。
基层支行加强与样板墟当地村委会沟通,深化村银共建机制,组织小分队进村入户,主动靠前服务,跟踪对接了解样板墟村民金融需求,收集资料进行批量授信,有的放矢实现精准授信,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推进整村授信 政银合作有“方”
油城墟位于茂名市金塘镇,茂名农商银行以“整村授信”为抓手,选定金塘镇金塘村为整村授信试点示范村,立足“百墟千村振兴计划”金融需求,推出了“整村授信普惠贷”。
该行以户为单位建立村民信息档案,联合村委干部开展背靠背评议工作,结合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的评分,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引入数据风控管理,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对优质农户群体开展主动授信、批量授信、无感授信,拓宽产品适众面,有效满足农村普惠金融需求。
该行金塘支行还派驻金融特派员到金塘村委会开展外拓服务,现场为农户开卡、激活手机银行、收集资料增信等,通过“粤治美”平台(村民事务管理平台)发布整村授信信息,扩大业务宣传覆盖面,得到更多群众的关心和支持。截至2023年12月20日,该支行对金塘村民授信372户,实际用信2160万元,帮助村民在墟上建店、墟上就业。
此外,茂名农商银行主动发现和总结示范村“整村授信”开展过程中的经验做法,依托“党建+金融”模式,深化村银合作,一村一策下沉服务重心,不断加强与村两委的沟通协作,推动走访和评议工作走深走深,为南海街道晏镜社区村委会“整村授信”1100多户,将暖心服务送上门,助力疍家墟建设。
推进产品创新 服务升级有“力”
电白被誉为“中国沉香之乡”,辖内观珠镇沙垌村更是远近闻名的沉香产品集散地,沙垌香街也是有名的沉香墟,商铺作坊近1000家,形成了完整的沉香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产业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2023年以来,茂名农商银行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当地沉香产业特色,推出“沉香贷”专属金融产品。
该行以信用方式给予种植户一定的授信额度,通过签订《沉香种植产业链资金闭环管理协议》加强风控管理,并结合借款人回笼资金实际及时设置合理的分期还本计划,对辖内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等开展摸底调查,形成“农户+产业”的“资源库”,实现授信户贷款无缝对接,为沉香基地建设、育苗、种植和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注入资金活水,持续推动沉香产业链提质升级,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以产业发展助力墟村联动。截至目前,该行已发放沉香产业类贷款310户,贷款余额8625万元。
接下来,茂名农商银行将继续加大样板墟建设支持力度,助力茂名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茂名农商银行金融特派员走访收集农户需求 陈燕/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