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4年01月08日 > 总第616期 > B1 > 新闻内容
福建农信 打造福农综合服务平台 做优做深农村金融服务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陈衍水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福建农信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积极打造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村资源要素上平台,探索金融助力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新模式,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目前,福农综合服务平台农村三资管理系统服务已覆盖66个县区,新农主体管理系统服务实现全覆盖,依托系统数据发放‘福农直通贷’等信贷产品金额超70亿元;产权制度改革管理系统(福股贷)服务覆盖64个县区,农业农村流转系统服务覆盖58个县区,为建立健全农业农村要素信息库、做优做深农村金融服务提供有力支撑。”福建农信联社有关负责人表示。

做优“三资”管理

“有了这个收款二维码,省时省力又省心。”沙县区高桥镇官林窠村会计小罗说。

沙县农商银行在福农综合服务平台上推出“村集体二维码+银农直连+三资管理”服务模式,助力村财规范化管理,初步解决村财不透明问题,实现村财收支“零现金”。

近年来,沙县农商银行与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等多部门深入交流、融合共建,实现了福农综合服务平台“农村三资管理系统”全面上线,依托“农村三资管理系统”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财务、合同等全流程动态管理,促进村级治理规范运行。截至目前,沙县农商银行已在全区170个行政村布设收款二维码,并全部启用,基本实现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核心功能模块全上线。

盘活农村资源资产

近日,旧镇镇秦溪村通过漳浦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将闲置的原村级综合服务办公楼出让给黄女士用于经营养生理疗。这是漳浦农商银行积极推进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接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创收的一个实例。

2023年以来,漳浦农商银行积极对接省产权交易中心、县农业农村局,不断挖掘“多社融合”的深度,推进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接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现农村产权转让流转、审批、过户一站式服务,让农村资源流转更有序高效。截至2023年11月末,已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挂牌20个项目,成交15个项目,成交总金额超210万元。

助新农主体提振市场信心

平潭农商银行加快推进福农综合服务平台在平潭的运用,加大政策性特色金融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帮助新农主体提振市场信心,为辖区产业发展、农村“三变”改革提供金融保障。

“这是从台湾引进的红心火龙果,营养丰富、口感清爽、香甜多汁。澳尾村很适合种植,计划一期种植70亩,预计年产量可达350吨。但农业种植投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需要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闽台澳美农业发展(平潭)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素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平潭农商银行金融助理在了解其基本情况并实地参观种植基地后,主动对接需求,向该公司发放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资金贷款200万元,支持火龙果种植基地开拓市场,助力农民增收。

融入乡村治理

在罗源县白塔乡南洋村,一栋栋充满畲族风情的小楼错落有致,干净的道路两旁是整齐的行道树,村民休闲广场宽敞平坦,人们享受着宁静舒适的乡村生活。

罗源农信联社依托福农综合服务平台,为南洋村定制开发文明积分系统,并选派金融助理协助指导村干部、村民使用;同时,创新推行“人居环境整治文明积分+金融”模式,推出“文明积分贷”,将文明积分作为贷款授信的依据,村民的文明积分越高,就能获得更大的贷款利率优惠,有效满足村民们生产经营和家庭消费的金融需求。

系统上线以来,村民们以自己的文明行动赚取积分、兑换商品、获取授信,村容村貌有了显著变化。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