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行山西朔州分行始终坚守“改革发展永不止步、服务实体永不停歇”的理念,围绕实体经济薄弱领域、金融创新攻坚领域等方面,锚定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两大定位”,持续深化转型,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不断加大对制造业、新兴产业、科创企业、绿色经济的信贷支持,多维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用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赋能中小微企业,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农行朔州分行发放的310万元贷款。该公司总经理李亚军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这笔贷款和以往的不同,以前从银行贷款都要把土地和房产抵押给银行,没想到现在公司的知识产权也可以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
记者了解到,山西晋坤矿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煤矿固废煤矸石为原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煅烧高岭土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生产全煅烧、半煅烧和特种煅烧高岭土三大系列、十余个型号的产品,主要用于造纸、涂料、油漆、电线电缆、PVC、电泳漆和化妆品等行业,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35个国家和地区,在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2023年,农行朔州分行在“走进百园万企、助力中小微企业”活动中,得知该企业有融资扩大经营规模的需求,但是苦于传统抵押物不足,无法有效解决资金难题。该分行工作人员在深入接触中了解到企业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最终确定了通过知识产权质押的模式。知识产权质押属新兴业务,农行朔州分行主动作为,多次深入该企业实地调研,组建业务攻坚团队,根据企业需求和经营实际,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强化上下联动,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接,最终成功为该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10万元,满足了企业经营需要。
农行朔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农行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模式。2022年下半年,农总行创新推出“智慧畜牧贷”产品,以活体牲畜为抵押物,有效破解了养殖行业长期面对的融资“抵押难”问题,开启了服务畜牧业发展的新模式。农行朔州分行积极落实上级行政策,以奶牛、肉牛养殖园区为切入点,逐户进行大走访,主动送贷上门。从2022年8月份落地第一笔“智慧畜牧贷”以来,至今已累计发放49笔、金额1.67亿元,并且创新采用智能耳标、视频监控等多种方式实现线上监管,让“活体牛”变成了“资产牛”,助力众多养殖户走上了致富路。
2023年5月份,农行山西省分行创新推出“晋品e贷”,围绕牧、粮、菜、果、药、酿等“特”“优”产业,在客户资质、准入条件、贷款利率、审批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更好地满足了广大客户的融资需求。农行朔州分行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大力宣传推广“晋品e贷”,有效改善了产业金融供给,助推了地方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2023年7月底,为助力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指导农行总行制定了“粮农e贷”专属产品服务方案,为种粮农民提供3年期(含)以内,最高可达1000万元,不超过同期同档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执行的专属信贷服务。农行朔州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全力支持粮食重点领域客户。截至目前,该分行粮食领域客户贷款余额比2023年年初增加4669万元,增速达118.93%。
与此同时,农行朔州分行不断强化金融产品创新,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通过政银携手整村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创新服务手段,采用线上信用方式发放“惠农e贷”,方便农民随用随借、随借随还,实现农户贷款“无担保、纯信用、优惠利率、线上贷款”,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担保难、贷款慢、贷款贵等问题。
上述农行朔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持续打造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为工作抓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让利实体经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好金融力量,全力助推朔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杨翠山、孙磊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