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11月06日 > 总第607期 > B1 > 新闻内容
山西大同农信 助推地方构建特色农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磊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山西大同农信聚焦乡村振兴,指导辖内农商银行(县联社)加大信贷支持,以金融之力助推构建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打造京津冀地区特优农产品供给地。截至目前,大同全市农信社各类信贷投放余额达45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投放余额已达329亿元。

“我们的企业发展到现在,与农商银行的支持密不可分,每次遇到资金周转紧张之时,云州农商银行都会伸出援手,给我们信贷支持,为我们解燃眉之急。”大同市云州区的三利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庞乃东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

据庞乃东回忆,在公司成立之初,当时收购了大量鲜黄花,计划晾晒后进行深加工销往广东,然而连续多天阴雨,导致黄花无法晾晒,眼看就要变质,公司急需资金烘干黄花,但由于当时企业规模小、缺少抵押物,到银行贷款四处碰壁,云州农商银行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迅速为其投放信贷资金200万元,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数十万瓶黄花酱、黄花料包等产品如期运出。

大同农信下辖云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该行在信贷支持黄花产业方面已投放2.6亿元,设施农业方面已投放3.8亿元,种植养殖业已投放9.01亿元。为进一步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该行针对云州区农业产业特点,重点推出三大信贷产品:在支持黄花产业方面,推出由政府推进、供销社提供担保、农商银行信贷支持的“黄花产销贷”,在黄花产销旺季,解决合作社在黄花收购、销售环节中的资金短缺难题;在支持云州区设施农业方面,针对蔬菜种植大户、蔬菜购销合作社等主体,推出“设施农业贷”,助力云州区设施农业大发展;在支持养殖业方面,针对牛、羊、猪、鸡等养殖大户、合作社资金需求特点,推出“畜牧产业贷”,助推云州区养殖业蓬勃发展。

云州农商银行支持地方黄花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大同农信下辖机构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大同农信相关负责人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为了助推地方构建特色农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大同农信积极推动地方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同时聚焦绿色能源、生态建设、旅游发展等相关涉农重点发展领域,将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相关产业。截至目前,大同全市农信社各类信贷投放余额达458亿元,其中涉农贷款投放余额已达329亿元。

为了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大同农信按照山西省“南果北肉中杂粮”的发展规划,围绕种植业、设施农业、畜牧业等农业基础板块及“大同黄花”“大同好粮”等特色产业,指导辖内农商行(县联社)加大信贷支持。

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大同农信下辖大同农商银行深入践行绿色金融发展概念,聚焦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加大对辖内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晋享贷”产品的基础上,探索制定延伸产品——“晋享光伏贷”,以灵活的贷款额度、便捷的审批手续,支持农户在自家屋顶安装光伏电站,以发电收益支付本息后直接进入农户个人收益账户,有力有效支持大同市光伏发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帮助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大同农信聚焦“一县一品”特色劳务品牌创建工程,以金融支持带动“天镇保姆”“广灵巧娘”“恒山北芪工”等特色劳务品牌发展壮大,将更多的优质劳务服务输送至京津冀。

浑源县本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黄芪种植、收购,茶产品初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不但解决了周边200余名农户就业难的问题,也为扩大“恒山北芪工”品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负责人许亮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公司今年的订单激增,急需雇佣一批新工人、购买一批新设备,就在他们因筹措资金忙得焦头烂额之际,正在下乡走访的大同农信下辖浑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了解到公司资金短缺这一困难,第一时间开辟信贷绿色通道,仅仅两个工作日内就完成贷款审批流程,为公司授信100万元,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截至目前,浑源农商银行在省联社、大同农信的指导下,精准推出“黄芪贷”“码上贷”“存易贷”等信贷产品,累计向1177户“黄芪”种植、收购、加工等产业发放信贷资金2.74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