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岳阳农商银行 搭建“五位一体”金融服务模式
本报讯 记者肖瑛 通讯员段新荣报道 今年以来,湖南岳阳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党建+金融”的服务模式,畅通“线上+线下”双服务渠道,搭建起“厅堂引导、柜面服务、自助设备、外拓营销、福祥e站”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模式。截至目前,该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94亿元,金融服务质效显著提升。
该行加大线上快贷产品“岳阳快贷”宣传力度,扎实拓展五福贷、农商聚福等存贷款产品,针对辖内不同客群,有效满足各个行业资金需求。同时,创新考核机制,细化奖惩措施,注重加强低成本存款、小额贷款考核力度,实行“日排名、日通报、日奖励”,有效激发全员营销意识。
十堰农商银行 发放升级版科技创新贷
本报讯 记者曹沛原 通讯员陈默报道 3月20日,湖北十堰农商银行为十堰厚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功发放十堰市首笔新版“科技创新贷”1000万元,这标志着十堰市政府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金融创新服务科技创新,撬动金融资源更好地流向科技创新企业。
为增强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十堰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联合推出“科技创新贷”产品,由市级财政统筹设立“科技创新贷”专项资金,是纳入“4222”新型政银担科技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机制的专项信贷产品。
无锡农商银行 深化支农支小服务
本报讯 记者郝飞 通讯员张慧报道 江苏无锡农商银行了解到徐州市丰县宋楼镇香田集村杨振国由于资金短缺,果品基地冷库建设项目迟迟未能动工时,依托该行简单高效的农户贷款办理流程,为杨振国快速办理了15万元的农户信贷扶持资金,帮助杨振国的农场打开了经营局面。该农场还主动安排困难家庭及无业人员在农场工作,辐射面积1000亩。近年来,江苏无锡农商银行立足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紧抓服务实体经济的着力点,不断夯实硬实力,增强软实力,用更高效精准的金融服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龙港农商银行 助推数币场景布局提速
本报讯 记者王爱静 通讯员杨章能报道 浙江农商银行系统龙港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监管部门工作部署,以金融服务助推数币场景布局提速,通过搭建丰富的数字人民币生态场景来促进客户规模增长、场景覆盖面拓展以及客户活跃率提升。
该行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数币推广专班小组,制订试点方案,多举措推进数币试点落地。持续优化数字人民币产品与服务体系,打造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新生态,并大力开展专项劳动竞赛,充分发挥网点优势、人员优势及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共富专员作用,在辖内102个社区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入社区宣讲等形式进行数字人民币推广,通过数币绑卡送红包、农贸市场数币交易送红包、设置专项奖励等措施,加快提升数字人民币受理覆盖面。
太原农商银行 多举措提升信贷服务质效
本报讯 记者王磊 通讯员马彦伟报道 今年以来,山西太原农商银行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当好地方金融主力军,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己任,坚守“面向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把握契机、多措并举,竭力开创信贷业务新局面,信贷服务质效迈上了新台阶。
太原农商银行瞄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个体工商户,主动上门送服务、送产品、送支持,帮助其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发展,以建成产业链经济和循环经济为目标,培育本区域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瞄准辖区科创企业、核心商圈商户、街道商户等小微客户群体,以及城市民生和居民消费企业和纳税优质企业,依托矩阵式信贷产品体系对不同行业进行针对性推广,确保信贷资金和生产项目更高效匹配。
南城农商银行 深入推进整村授信试点工作
本报讯 记者郑长灵 通讯员危信安报道 近年来,江西南城农商银行以“党建+金融”服务切实推动金融资源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融合,扎实推进整村授信工作,将银行金融触角向农村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保障。截至2月末,该行已完成18个试点村的建档和评议工作,在试点村共计授信2456户,授信金额3.6亿元。
下一步,南城农商银行将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充分发挥金融赋能作用,持续放大“百千万”的品牌优势,精心塑造“小而美”的行业特色,深入推进整村授信试点工作,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