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27日 > 总第577期 > A2 > 新闻内容
数字科技为小微企业发展添动力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日前,人民银行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解决好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近年来,随着系列举措出台,银行业纾困小微企业已有显著成效,下一步如何取得突破成为行业焦点。目前,业内逐步将目光聚焦“科技赋能”,认为科技能力将成为未来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银行加大科技能力一方面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银行经营与风控能力,创新服务模式,提升竞争力,也有助于提升银行服务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打造金融科技服务平台

科技的迭代和变革改变着银行的经营模式,也为金融形态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近年来,金融机构运用智能化、科技化手段较好地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贷款额度提升太方便了,简短几分钟就由原来的十几万元提升到五十多万元。”安徽中涣智能防务设备营销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国庆在建行客户经理的指导下,使用“建行惠懂你”3.0在手机上就完成了贷款提额。

据悉,“建行惠懂你”App是建设银行聚焦普惠金融客户数据特点和差异化需求,为普惠客群打造的专属服务平台。自2018年推出以来,“建行惠懂你”持续丰富数字化线上化服务供给,创新拓展金融服务可触达群体与地域范围,并于去年9月升级上线“建行惠懂你”3.0版本。截至今年2月末,其访问量超2.2亿次,服务个人用户超1842万户、企业用户超943万户。

近年来,邮储银行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构建“平台+能力+应用”的金融科技创新格局。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的“邮储大脑”“邮储U链”两大金融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为业务赋“智”,不断“链”接新生态。

“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我国金融机构在标准化的流程上已有成效。”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举例称,部分互联网银行针对小微电商企业的服务,以及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展开金融解决方案,这些领域的公司运营数据、财务状况等容易获得,容易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率先应用,因此发展也很快。

与此同时,苏筱芮提到也存在一些“非标”化的业务,例如一些中小微农户,数据难以形成标准化,财务状况和现金流也难以预测,还需更多依靠人力做风控,再加上这些业务利润微薄,因此进展较为缓慢。

对此,农业银行通过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和城乡联动经营特点,围绕服务“万企兴万村”行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积极打造“数字乡村”云平台和智慧畜牧、智慧市场、智慧招投等数字化服务场景,助力“三农”和县域客户提升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水平。

具体来看,在服务乡村产业方面,农业银行创新推出“智慧畜牧”平台和“智慧畜牧贷”产品,通过“物联网监管+动物活体抵押+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破解养殖客户办贷难、抵押难问题,截至2022年年末,“智慧畜牧贷”余额达85亿元。

在助力各地招商引资方面,农业银行推出“智慧招投”服务平台,帮助政府、企业畅通招商投资信息并提供配套金融服务。截至2022年年末,平台已为7省15个市县设立乡村振兴专区,帮助贵州省织金县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线上招商。

在服务“万企兴万村”行动结对村方面,农业银行积极推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助力结对村提升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管理水平。目前,平台已覆盖全国近1500个县、15万个行政村,有力提升了企村共建和数字乡村发展水平。

让数据资产“动”起来

数据的开发和应用能力是衡量金融机构科技能力的关键一环。

周茂华表示,金融机构借助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小微企业服务准入门槛,减少风险溢价,有助于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另外,通过数字技术与金融融合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在数据“造血”方面,邮储银行以新一轮大数据五年规划为基础,持续强化数据能力建设,让数据资产“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日前表示,邮储银行完成了全行系统数据的整合,并融合税务、工商等外部数据,完善金融十大主题数据模型,建成客户、风险等六大数据集市,累计上线18类1600余个零售客户标签,实现客户精准画像。上线手机银行千人千面等200多项数据服务,支撑客户分析、风险监控等9大场景,实现全流程端到端的应用。截至目前,全行部署分析模型和策略规则8000多个,极大提升了客户识别、集约运营、风险防控等领域的效能。

同时,数据服务也在“建行惠懂你”中得以体现。“建行惠懂你”3.0响应客户信贷旅程服务需求,将信贷融资服务由原有的8项扩围至目前的26项,为客户提供进度查询、明细查询、额度管理等高频信贷服务,上线结清证明、贷款合同等便捷资料证明服务,客户可在线查看贷款申请进度、下载贷款合同、评估房产价格等,有效打通信贷旅程断点,提升客户体验。

上线以来,各项信贷服务功能已累计为337.3万客户提供700余万次服务,真正起到了“让客户少跑腿”的效果。

此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依然是金融机构今年重点信贷工作之一。

苏筱芮表示,下阶段,银行业首先要加强科技研发能力,通过加强研发来拓展业务场景,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其次,提升营销和输出能力,打造拳头产品,对外做好品牌宣传,例如针对小微企业开展供应链系列贷款产品,或者针对“三农”领域开发出相适应的产品等。最后,还应加强人才管理能力,引入先进人才,理解小微需求,并不断推动业务创新,通过场景特征的分析以及资金流特征的把握,为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