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美丽
【农村金融时报】
编者按:
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重点之一,其中具体提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好油料生产,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强耕地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多项举措。
本报编辑部从本期开始,陆续推出五期系列报道,呈现农发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水利建设、种业振兴、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创新足迹,展现农发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和担当。
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建设速度、标准和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布局不断优化,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19.18亿亩耕地超过一半是高标准农田。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
事实上,就高标准农田建设而言,无论是过去取得的成绩,还是下一步各项工作的推进,都离不开农发行政策性资金的鼎力支持。
全方位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常年粮食种植面积在220万亩以上,总产量连续14年稳定在22亿斤以上,连续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从2021年开始,齐河县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提出力争到2024年实现50万亩建设任务,打造全国第一个“吨半粮”示范县。
农发行齐河县支行依托齐河“产粮大县”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创新“土地+”融资模式,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从项目源头设计融资方案,提供全方位一体化金融服务,于2022年1月6日获批山东省系统内首笔“土地+水利+高标准农田”项目贷款7亿元。据悉,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耕地597公顷、完成高标准农田提升2万亩。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支行还积极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强化与项目实施主体及相关部门对接沟通,督促企业提早落实贷前条件,及时发起放款流程,提早完备放款要件。截至目前已实现投放贷款5亿元。
“近年来,我行积极探索支持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扎实推进耕地数量质量整治提升,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累计审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5个、金额195亿元,投放128亿元,贷款余额481亿元,整治农村各类土地350万亩,新增各类土地指标81万亩。”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该分行已累计审批高标准农田类项目贷款24.5亿元,助力新增高标准农田29.5万亩。
在传统农业大省黑龙江,农发行齐齐哈尔市分行通过“农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运作模式,审批贷款2.4亿元,支持依安县50万亩土地托管项目,将现有耕地建成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连片示范田和高标准农田,有效解决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等问题,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谈及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采取的举措时,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行紧盯2023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840万亩目标任务,因地施策,创新高标准农田项目融资模式,延长支持链条,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助力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
上述负责人介绍,自今年春耕备耕工作开展以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围绕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累计向土地规模经营、黑土地保护、中低产田改造等领域投放各类农地贷款29.2亿元,同比多投放24.1亿元。
农发行湖南湘潭市分行则通过流转土地办理抵押,帮助解决企业抵押物不足的问题。该分行通过地方国有企业牵头,与各个村进行集中连片的土地流转,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及其他现代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集中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并通过转租社会资本方、自营管理、协同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创造项目现金流,预计可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约3.2万亩。
对于其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情况,农发行湘潭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对记者介绍道,“我行前期已支持的湘乡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项目、湘乡市泉湖片区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一期)当前尚处于建设期,正在对接湘潭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特色农业产业项目、韶山市韶峰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以及湘乡市、湘潭县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
各类困难和问题日益显现
虽然我国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颇有成效,但随着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类困难和问题日益增多。
作为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层金融机构,农发行湘潭市分行相关负责人对于其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面临的困难表示:“一是抵押物不足。虽然我行积极创新,通过流转土地办理抵押,但也只能帮助解决部分抵押物不足问题,抵押率仍然很低;二是镉超标问题仍然影响较大。湖南属于土地重金属超标重灾区,粮食生产价格低,只能按临储粮价格出售,即使重视高价格品种,也只能按照临储粮统一价格出售,售价无法达到预期,风险变数大。”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补充道:“湘潭市有191万亩基本农田,历年已累计完成改造农田157万亩,剩余农田分散不成片,不利于大规模改造,而已改造的157万亩农田大多数每亩投入不足3000元,需要继续提质改造。”
今年3月6日,农发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召开利用政策性金融资金加快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工作视频会,部署安排加强农业农村部门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工作联动,推动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提升投融资模式创新,加大政策性金融资金投入,加快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对于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发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钱文挥建议将农发行作为耕地保护提升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办银行,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投融资模式创新,为耕地保护提升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更加充足高效的低成本、长周期政策性资金支持。
此外,农发行湘潭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在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因地制宜,提高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力度,推进分散连片土地的小规模改造;二是加大对国有公司的支持力度,实现大规模流转,连片改造。”
农发行山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下一步,分行将聚焦全省2023年建设44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重点任务,集中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耕地保护与复垦、盐碱地改造等项目,推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与提升,全面提升“农地银行”品牌竞争力、影响力和贡献度。
(本报记者 陈磊 肖瑛 黄力辉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