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3年03月20日 > 总第576期 > B2 > 新闻内容
平顶山卫东农商银行 服务乡村振兴 不断优化金融服务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李洋 周文娟

【农村金融时报】

“我们种植的西红柿长势可喜人了,你们快来瞧瞧!”这几天,平顶山卫东区申楼焦庄村张大娘番茄种植大棚里,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蔬菜大棚里,大家有说有笑,正忙着采摘西红柿。

张大娘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说:“好在当初有农商银行的帮助,解决了我扩建大棚的资金难题。”走进张大娘的蔬菜大棚,一排排的西红柿、芹菜日渐成熟,蔬菜香甜的味道混着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有了大棚,张大娘家的西红柿一年可以种植好几茬,一到春夏季节总是供不应求。

近年来,平顶山卫东农商银行不断优化“三农”金融服务,紧跟农时、为民所需,明确工作思路,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保障农业产业资金需求。截至目前,该行涉农贷款余额33.76亿元,惠及涉农主体近5000户。

提早谋划

保障春耕备播资金需求

早在1月份,该行就积极开展支持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

该行在首季“开门红”工作会议上对支持春耕生产相关的“整村授信”、乡村普惠金融、村域定点网格化营销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科学合理制定春耕生产信贷投放计划,明确乡村振兴事业部专职负责支持春耕备播工作,建立立足网点辐射城乡、任务目标分解到信贷人员的工作制度。该行对农户、涉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的生产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资金优先提供资金支持。

主动对接

做精做优金融服务

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该行把“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明确信贷投向重点,优先支持农业生产。该行主动协调辖区金融局、街道办事处、村两委等,为支持春耕备播构建专项对接平台,获取农资生产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种粮大户清单,建立对接台账。

据了解,该行针对复工复产涉农企业,统筹兼顾企业及上下游客户,形成链式营销,及时把握最新政策动向、产业规划、资金需求等信息,深入开展整村授信、整社区授信、行业授信,切实提高金融支持春耕备播生产效率。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走访辖内12个街道办事处,21个行政村,累计收集农户信息6000户。

此外,该行将支持春耕备播生产与网格化营销、服务乡村振兴相结合,组织客户经理深入农资企业、农户家中调研,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及时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企业资金需求,建立资金需求专项台账,制定信贷投放计划,确保春耕备播期间金融服务不断档。截至2月底,累计授信户数达2600户,授信金额6500万元。

创新产品

降低农户融资成本

为满足春耕备播生产多样化金融需求和农户对信贷资金“短、小、频、急”的需求,该行创新信贷产品,持续为农业生产注入金融活水。该行积极创新信贷金融产品,推出“金燕应城惠贷”系列产品;针对农业、农村、农民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推出“惠民贷”产品;针对农资超市、农资企业、农户种植、运输等方面需求,推出“农商惠”“生意人贷”等贷款产品。

同时,该行畅通信贷服务渠道,开发线上办贷系统,从授信调查、审查、审批权限等方面对现有流程进行改进与创新,引导春耕备播生产领域经营主体优先通过线上办贷系统办理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力简化办贷手续,开展手机审贷、电话审贷等线上审贷新模式,优先支持农业农用物资的资金需要,切实保障春耕备播资金需求;安排专人受理线上申贷业务,保证线上申贷渠道畅通,并第一时间与客户对接联系。

强化政策运用,缓解融资难题。该行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向人民银行拆借支农、支小再贷款5亿元,为做好春耕备播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对符合条件的涉农个人和企业,在利率优惠、展期还贷、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最大限度降低涉农个人和企业的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资金难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