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飞
【农村金融时报】
全面注册制落地以来,证监会排队IPO的6家拟上市农商银行已全部完成“平移”工作。目前,亳州药都农商银行、江苏昆山农商银行、江苏海安农商银行、广东顺德农商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安徽马鞍山农商银行审核状态为“新受理”,分别出现在沪深交易所主板在审企业名单之中。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全面注册制下,企业上市流程简化、效率提升,叠加地方政府支持,有利于农信机构登陆资本市场。
农商银行上市有动力
面临更大挑战
目前,全国已经有13家农商银行登陆资本市场,分别为:重庆农商银行、江阴农商银行、无锡农商银行、常熟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九台农商银行、广州农商银行、紫金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瑞丰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和东莞农商银行。其中,重庆农商银行已成功实现A+H股上市。
自2021年9月东莞农商银行在港交所上市以来,再无其他农商银行登陆资本市场。2022年4月还曾出现过江苏大丰农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被否。因此,此次“新受理”的6家农商银行进展情况备受关注。
科转育成智慧农业平台联合创始人张晓兵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注册制将极大增加农商银行的上市动力。市场化交易制度有助于基本面较好的农商银行实现上市融资的目的,从而增加其资本实力和竞争力。
他认为,全面注册制注重信息披露,将进一步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加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为农商银行上市提供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
一位农信系统资深从业者向记者表示,全面注册制下,农商银行的上市门槛放宽,有助于其进入资本市场,提高资本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还有利于加速农商银行股权结构优化,推动其业务转型与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挑战也同时存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国内规模较大、治理较为成熟的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都已上市。随着农信社改革进一步深入,农信系统的资本市场运作意愿也进一步加强,但很多有上市意愿的农商银行存在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股权结构不清晰、关联交易、同质化经营等问题。想要成功上市,相关农商银行还需不断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
张晓兵表示,全面注册制下更加注重上市质量,对于农商银行,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县级农商银行,需要更加注重内部合规建设,加强风控管理,把握好业务发展质量。
前述农信系统资深从业者坦言,农商银行想要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中获得关注和认可,需要具备更为优秀的业绩和风控能力。
地方政府支持
助推农商银行上市
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是农商银行上市的“助推器”。
据记者了解,前述“新受理”的6家农商银行基本都已进入各地政府拟上市后备企业名单。
在目前已上市的13家农商银行中,有多家曾在申请上市阶段进入地方政府上市后备企业名单,获得地方政府不同程度的支持。比如青岛农商银行2019年在A股上市时,获得了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
在支持地方企业成功上市方面,近年来,各地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比如河北省在出台《关于扶持企业上市的十一条政策措施》的同时,还成立省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支持企业上市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全省企业上市工作。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需地方政府协调解决的难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及时协调解决。
河北省还将组织上市后备企业在深交所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燧石星火V-Next)等全国性路演平台进行路演,推动其与股权投资机构对接合作。
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博士孙文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商银行列入地方政府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将更容易得到投资方的关注与支持。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记者表示,农商银行进入地方政府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后,意味着地方政府已将农商银行上市列入重点工作议事日程,除了会按照拟上市企业对农商银行的内部治理进行完善与改进、提升农商银行运行的规范性和透明化之外,还会协调必要的政策与资源以支持农商银行的运行发展,对农商银行上市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大的。
张晓兵则认为,农商银行进入地方政府上市后备名单后,可以获得更多品牌展示机会,有助于提高市场认可度并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