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秦红金 范培
【农村金融时报】
位于山东潍坊市坊子区逄王一村的西红柿种植基地,勤劳质朴的逄王村人正通过发展西红柿种植、采摘、观光一体化产业,让自己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放眼逄王一村西红柿种植基地,150多个种植大棚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走进大棚,成穗的西红柿顺着铁丝向上攀爬,在绿叶的掩映下,已生长成熟的西红柿露出别样的鲜红。菜农周宗德正在忙不迭地将西红柿装箱、打包。
“现在我们这里的西红柿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依靠游客采摘销售,根本就不愁卖。”周宗德向记者介绍,去年10月年过半百的他用自己的积蓄搞起了西红柿种植。“我建了10个大棚,除了前期的基础建设投入,每个大棚的西红柿秧苗、农资投入还需要2万元左右。”
由于自有资金不足,周宗德从潍坊农商银行办理了2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资金缺口的难题。无独有偶,前段时间同村的周会治也是在潍坊农商银行43万元的贷款支持下,建设了4个西红柿种植大棚。循着周会治的指引,记者看到他的4个大棚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看着正在自家田地上来回穿梭的挖掘机,周会治信心满满,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据周会治介绍,逄王村种植的西红柿比普通西红柿的生长周期要多一个月,这就导致资金回流较慢。“潍坊农商银行的营业网点就在村头,我们种植户一旦有资金需求,他们总是第一时间上门服务,帮助大家解决困难。”作为反哺,种植户们也都将售卖西红柿的收入存在了该行,双方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潍坊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立足区域经济,聚焦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优化服务、创新信贷产品等方式,着力打通特色产业融资渠道,帮助农户致富增收,助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不断拓宽老百姓的致富路。截至1月末,该行已累计投放各类涉农贷款22215户、86.06亿元,为辖内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图为潍坊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对逢王村西红柿种植户进行贷后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