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林锦龙 林毅斌
【农村金融时报】
福建长泰农信联社始终扎根本乡本土,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速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广,建立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截至2023年2月末,长泰农信联社涉农贷款余额26亿元,占比达70%,
安居贷款
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近年来,长泰农信联社第一时间响应当地政策,推出“乡村振兴·安居贷”专项产品,单列5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区域裸房整治工作。成立“金融支持裸房整治”领导小组,各网点分别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党委、支部、党员逐级联动服务机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逐村逐户细化推进,通过金融助理驻村常态联络服务,协同配合各镇、村工作组入户开展裸房整治宣传工作,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精准摸排资金需求情况。
截至当前,长泰农信联社联合有关部门、村两委召开金融支持裸房整治工作推进会30余场,累计为762户村民提供“安居贷”授信7418万元,贷款余额4619万元,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金融夜校
送来乡村振兴“致富经”
金融助理在日常走村入户工作中,深感农民因农技知识的匮乏,造成农资利用率低,农民增产、增收乏力。因此,长泰农信联社联合14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制定《长泰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夜校+多社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方案》,建立常态化机制,利用老百姓日常空闲时间,在固定开展“金融+农技知识”基础上,结合开展“金融+时事政策”“金融+法律法规”“金融+技术技能”“金融+文明新风”“金融+文化科普”“金融+党史知识”等各类知识传播教育。
通过“金融夜校”平台,拉近农民与金融服务距离,及时送上生产创业资金,解决资金难题,将知识转化为财富,提升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同时联合政银企多部门,共同形成助力乡村振兴合力,实现了多方共赢,具有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意义。截至当前,已开展“金融夜校”20余场,受众人次达千余人次,帮助200余户农户解决资金需求超5000万元。
育“新农人”
服务人才振兴激活力
漳州团市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妇联和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共同联合,致力于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个100人以上的乡村振兴青年专家库,开展100场以上的主题活动,培育万名新农人,打造万亩青年农民种植示范基地,为全市培育一批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新农人”。
长泰农信联社积极响应市级新农人“双百双万”素质提升工程的号召,主动加入区“新农人”协会,积极对接区农业农村局、团区委、漳州多所高校等单位,开办多场主题活动,邀请资深教师讲授信息电商、直播带货等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为超过200名“新农人”讲解政策及金融产品。启用福农综合服务平台,与区农业农村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新农人”的服务渠道。创新推出“乡村振兴·旅游贷”“福农直通贷”“乡村振兴贷”“兴村贷”等专属信贷产品,为“新农人”在创业上提供资金保障。截至当前,共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9户、金额1.35亿元;共信贷支持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贷款115户、金额1亿元。
接下来,长泰农信联社将始终聚焦“党政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助力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当好农村金融主力军、普惠金融排头兵、乡村振兴主办银行。